我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农村中学数学教师。在我的记忆里,上课前,他总是抱着一大摞码放整齐的作业本,笑眯眯地站在教室门口……当上课铃声响起时,他会快步走上讲台,把那摞作业本放在讲台上,然后拿起最上面的一沓儿作业本对我们说:“看,这是昨天课堂作业得优秀的同学,有这么多,你们的作业越写越好了!”说完放下那沓儿作业本,拿起中间的一沓儿良好的开始逐一念名字。
当念完作业完成良好的名单,如果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我们会满怀期待又忐忑不安,因为这次自己的作业不是最好的,便是最差的。父亲总是请作业得优秀的同学到讲台上领取自己的作业本,这就像运动员上台领奖一样。每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我总会满心欢喜,趾高气扬,就像获胜的将军一样得意。当自己没有得到优秀时,我的心里也会暗暗下劲,争取下次作业得优秀。父亲的教育教学方式,使他的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也让我确定了最初的梦想: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像父亲一样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
在我不懈的努力下,梦想终于成真,我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师”这两个字的神圣意义和责任。从事教育十几载,不敢有一日懈怠,因为教育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它不只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更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民族的命运。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从而撬动育人方式的变革呢?我认为,语文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通过举办“童心向党”创意手抄报和“读红书、学党史,跟党走”主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在孩子幼小心灵上烙下红色印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用自身思想和人格魅力做好引领,通过不断反思、提升,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教育主张,以忠诚和担当为教育事业尽献绵薄之力。
习总书记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努力成为一名这样的老师,因为我们担负着培养民族希望的重任。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让我们且行且思,且思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