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常烨) 周一处暑节气过后,莲城的昼夜温差明显,早晚凉爽了很多,这么舒适的天气与近期不时光临我市的雨水有关。
昨天我市最高气温跌到30℃以下,丝丝的凉风让人感受到秋天来了……渐浓的秋意让很多早起外出的人穿上了薄外套。
新一轮降雨已登场
处暑,即为“出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指炎热离开的意思。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
处暑过后,秋天正式开始。
俗话说的“春捂秋冻”中的“秋冻”是指进入秋天以后,气温下降时不要马上穿上厚厚的衣服,应该让身体适当地“挨冻”,这样可以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防御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能力,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概率。
不过,有慢性病或者体质差的人不应“秋冻”。
26日开始,新一轮的降水天气将再次光顾我市,此次降水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和西风带低槽、切变线的共同影响。大家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出门前备好雨具。
据市气象台预报,我市今天阴天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偏南风3级,气温18℃到 21℃。
处暑之后如何养生
进入处暑,很多在夏天食欲较差的人食欲逐渐好转,开始“贴秋膘”。此时,我们的胃肠功能尚弱,还没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高蛋白食品,就会增加肠胃的负担。
脾胃消化能力较弱的人不要吃太辛辣的食物,不宜暴饮暴食,可以多吃冬瓜等健脾胃的食物。
天气渐凉,肚脐也很容易受寒。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一些爱美的女士喜欢穿露脐装,这样寒气会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睡觉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可将双手掌心搓热,上下重叠放在肚脐上,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揉按100次。
处暑节气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高发。中老年人不要用冷水洗澡、洗脚,睡觉时要注意保暖,起床动作宜缓慢,做到“三个半分钟”:起床前伸个懒腰在床上坐半分钟、在床沿坐半分钟、下床站立半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