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资讯

警惕秋季花粉过敏

豚草 资料图片

夏秋换季,冷热交替,一些人会突然出现“感冒”样症状,过敏体质的人要当心,这可能不是感冒,而是秋季花粉过敏。

好不容易逃过春天,怎么入秋了还会过敏?

“已经秋天了,怎么又过敏了?”很多人认为花粉过敏只会在春季会发作,其实秋季也是花粉过敏的高发季。

很多人并不清楚引发秋季花粉过敏的原因,遇到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以为是“热伤风”“慢性感冒”。

事实上,容易导致秋季过敏的花粉并不是气味芬芳、颜色艳丽的观赏花,而是树木或者杂草的花粉。

在过敏多发的北方,引发秋季花粉过敏的主要来源是蒿草、豚草、地肤、藜草等杂草的风媒花粉。这些花粉借助风力,通过空气传播,不可避免地被人吸入体内。

普通人吸入风媒花粉并没有任何感知,但对于过敏体质者来说,会产生强烈的反应:流鼻涕、打喷嚏……

当花粉附着于人体的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引起炎症反应时,过敏体质者就会出现结膜炎、鼻炎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鼻窦炎、中耳炎、哮喘等问题,甚至会逐渐出现植物源性食物过敏反应。

如果这些症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许会使过敏者生活质量受损、工作学习效率下降。

脱敏治疗是改变过敏自然进程的唯一方法。

过敏症状发作,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有效、规范的抗过敏药物治疗。

如果秋季花粉过敏者每年症状持续时间长,用药控制不满意或者不愿长期使用药物,就可以考虑脱敏治疗。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一些细节:

1.以室内活动为主。花粉过敏者尽量关闭门窗,减少空气流动,可以配合使用空气净化器来降低室内花粉浓度。花粉过敏者在开车外出时,最好把汽车的车窗关闭,采用空气内循环模式。

2.户外活动需要防护。疫情防控期间,无论是防新冠病毒还是防花粉过敏,外出时都要佩戴口罩,还可以佩戴防花粉眼镜。

实验结果表明,佩戴防花粉眼镜能减少约65%的花粉颗粒与眼结膜接触。

3.外出活动选时间。花粉浓度往往在午后更高,外出活动要错开这个时间段,尽量选择花粉浓度较低的清晨、晚上出行。

4.注意个人清洁。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头、更换外衣,以清除头发和衣物上吸附的花粉颗粒。

(晨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