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功能的运作与季节变化关系微妙。因此,秋季保健应当从“肠”计议。
初秋养肠胃 正当其时
为适应自然界由“夏长”到“秋收”的阴阳变化,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秋季,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的适应性会下降。此外,由于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加重胃肠功能的负担,导致胃肠病的复发,尤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肠病等疾病最为常见。
“秋冻”要适度
胃肠功能不好者,“秋冻”要适度,勉强挨冻反而容易使肠胃旧病复发。
秋天是由夏转冬的过渡季节,由凉而渐寒,昼夜温度差较大。因为胃肠喜暖恶冷,暖散寒凝,凝则伤胃,所以患有胃肠疾病的人应特别注意腹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悲秋”情绪会扰乱肠胃运作
情志因素是胃肠疾病发生或加重的重要诱因之一。情绪波动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关系密切。
入秋后,最常出现的景象是叶落花凋零。此时,人们容易触景生情,会出现忧郁、烦躁等情绪,忧思多虑会伤肝脾。
因此,人们在秋季调养肠胃时不能忽视培养乐观情绪的重要性。试着用收获替代萧条,做到内心恬静。
此外,胃也有喜润恶燥的特点。因此,胃肠功能不佳者在秋季易受燥邪侵扰,虚热易生,热郁于胃,导致胃气失和,所以需要注意药食调养。
总的来说,饮食选择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并做到进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西瓜、香瓜等水果虽然在夏季能祛暑利润,但在秋季食用则易损伤脾胃,导致腹泻。
找准运动平衡点
每到秋季,人们总会感到金风送爽,气候宜人。
秋天的气候特点让它成为锻炼身体的“黄金季节”。伴随着微风进行运动,不仅可以使人增强抵抗力,而且可促进胃肠的蠕动,使气血通畅。
不过,胃肠道功能不佳者,在选择锻炼项目时应找准平衡点。建议选择较为柔和舒展的运动,如太极拳、羽毛球、游泳、慢跑、散步或登山等。运动量以微微汗出、不觉疲乏为度。把握运动量十分重要,若运动过量,则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晨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