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冬天最具杀伤力的天气,寒潮在什么时候会频发?哪些地方最“招”寒潮?
不是所有冷空气都叫寒潮
寒潮是冷空气的一种,并不是所有冷空气都是寒潮,它是冷空气中的“王者”。根据强弱程度,我国将冷空气分为四个等级:弱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
在气象学意义上,寒潮有严格的“门槛”。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根据冷空气国家标准,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4℃的冷空气活动为寒潮。
并非最冷的时候寒潮最频发
寒潮最早开始于9月下旬,最晚可以到次年5月。
为何隆冬时节的寒潮反而比春秋少?春秋季属于季节转换时段,夏季风与冬季风切换,天气系统及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气温起伏比较剧烈。尤其是秋季,前期基础温度比较高,一次冷空气开始之前往往出现明显升温,冷空气影响后降温幅度非常大,容易形成“断崖式”降温,相对容易达到寒潮标准。而隆冬时节,基础气温本来就低,冷空气来袭时降温幅度往往有限,达到寒潮标准的情况就相对较少。
寒潮强时可抵达我国华南
影响我国的寒潮一般“出生”于新地岛和冰岛附近,大约95%的寒潮在西西伯利亚累积加强,犹如经过一个“加油站”,然后兵分三路影响我国,一般可以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有的甚至能抵达华南。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受到寒潮天气的影响,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寒潮过程较少外,其他地区均有明显寒潮天气,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最能感受到寒潮的威力。 (晨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