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马晓非 通讯员 艾飞虎
2021年年底,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从许昌市卫健委传来。
2021年12月29日,河南省第二届远程医疗技能竞赛决赛圆满落下帷幕,我市卫健系统取得优异成绩:襄城县人民医院于大海获得个人一等奖,许昌市中心医院刘泽宇、朱博远、李德江分别获得个人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许昌市代表队获得团体三等奖。
成绩固然出彩,而我市通过远程医疗便民、惠民的努力更值得喝彩!
对此,襄城县茨沟乡聂庄村的孙老太及其家属感触很深。
不久前,81岁的孙老太因胸闷、胸痛来到襄城县茨沟乡卫生院。该院医生任花伟迅速为其做心电图检查,将采集到的信息上传至襄城县远程心电系统,由襄城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心电图室的医生进行诊断。
最终,孙老太被诊断为心肌梗死。襄城县人民医院医生一边指导任花伟用药,一边派出120急救团队接诊。返回医院后,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将患者送至导管室,立即实施介入手术。整个抢救过程,可以说“没有耽误一点儿时间”。
由于治疗及时,该患者术后很快恢复。这让孙老太的家人松了一口气,他们激动地说:“远程系统真是很方便、很实用。感谢医生们的及时治疗,救了我们家老太太。”
如今,襄城县16家乡镇卫生院、122个村卫生室配备了远程心电系统,为胸痛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赢得了时间。2021年,襄城县人民医院通过这个系统及时进行诊断,帮助基层医院救治了20多名胸痛患者。
近年来,襄城县全力打造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以襄城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联合县内多家医院、16家乡镇卫生院、448个村(社区)卫生室组建襄城县医疗健康集团,并通过建设县域医疗信息一体化平台,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通过“健康大襄城”微信公众号,襄城县全面实现实名就医、医院流程全预约、就诊“零等待”、诊疗信息查询等业务流程一码通服务。居民动动手指,就可以在医共体内任意一家医疗机构实现绑定就诊卡、查看院内医生、预约挂号、诊间支付、名医推荐等服务。
襄城县还加强了县域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实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服务贯通,远程影像中心和心电中心接收区域内医疗机构影像与心电上传数据,免费出具诊断报告,为患者提供同质化服务。截至目前,已提供远程影像诊断62841次,远程心电诊断42326份。
“看病不出村,专家就在‘家门口’”是不少基层群众的愿望。通过开展远程医疗,我市合理有效配置医疗资源,使医疗服务更加便民、惠民、利民,更加贴合群众需求。
2017年,市委、市政府将“建立三级救治网络,打造急危重症急救圈”列入全市十件民生实事,以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为切入点,依托许昌市中心医院建立市级救治中心1个、县级救治分中心6个、基层救治网点100个,打造中心城区半小时、市域范围2小时急危重症急救圈。
网络平台投用后,我市从横向上扩大病种范围、从纵向上将其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网络,实现了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教育、应急指挥、病历资料传输等,打通就诊“最后一公里”。
许昌市中心医院还与北京301医院等开通远程会诊,向上对接省级和国家级名院、名医。
线上到线下、医生与患者、基层医生与上级医院专家的互联互通,不仅让基层患者不出远门便可以与各大医院知名专家“面对面”,而且极大提高了基层医生的服务能力。
随着远程医疗服务的深入开展,群众就医也将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