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改梅 我来自农村,自幼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年龄参差不齐的青年涌进考场,我也是其中一员,此次“赶考”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步。最终,我被一所中专师范学校录取,通过两年的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一所小学任教,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不可缺少的职业时,才能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培养学生的教育工作。因此,我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教育孩子,举止言谈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从小就有一颗爱国之心,长大后用自己的学识报效祖国。
在教学一线工作几十年来,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我总是以身作则,提前到校,做好课前准备。记得一次在前往学校的路上,一辆飞驰而来的摩托车与我所骑的自行车相撞,我一下子摔倒在水泥地上。顿时,腿和胳膊上鲜血直流,衣服也破了。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程,我一瘸一拐地骑自行车来到学校,直到上完第一节课才到医院进行包扎。
在教学研究方面,我经常与同学科的老师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研课题等。对待学生作业,我都能做到全收全改、及时订正。特别是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全班60多个学生,每周一篇作文,要做到全面批改,往往把作文带回家批改,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从不喜欢写作到爱上写作。
退休后,我仍然走在“赶考”的路上,一方面要承担教育第三代人的任务;另一方面,要到老年大学继续学习,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为老年大学的学员起到带头作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所多次提到“赶考”,这是向全党发出继续“赶考”的动员令,又赋予了“赶考”新时代的内涵。
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是我在行动上事事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永远不忘“赶考”初心,永远不忘新时代的“赶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