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许昌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突破心脏起搏器核磁禁忌,为一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成功开展首例抗核磁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6月21日,76岁的陈先生因乏力、头晕到许昌市人民医院就诊。动态心电图显示,陈先生的心跳频率过缓;进一步检查后,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
许昌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主任邢非介绍,心脏起搏器自问世以来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传统的心脏起搏器是核磁共振检查的禁忌。
“目前,核磁共振是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疾病、骨关节疾病和肿瘤等很多疾病诊断的关键手段。”邢非说,如头晕、头痛、口角歪斜的患者,需要做核磁共振检查明确是否有脑梗死、脑血管病变等;颈部胀痛、手麻、头晕的患者,需要做颈椎核磁共振明确是否存在颈椎病;摔伤的患者,需要做脊柱核磁明确是否椎体骨折、是否损伤神经;关节疼痛、关节炎的患者,需要做关节核磁评估下一步治疗方案……
核磁共振没有X射线,但是存在强磁场,所以进行检查前要把身上的金属物全部取掉。植入传统心脏起搏器后,核磁共振检查会导致起搏器震动或移位、磁性元件受损或故障,影响起搏器的感知和起搏功能,同时,对患者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然而,随着脑出血、脑梗死、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病等疾病的“年轻化”,需要做核磁共振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对术后有可能进行核磁共振检查需的患者来说,抗核磁心脏起搏器无疑是不二之选。
“随着医保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政策的落地,抗核磁心脏起搏器的价格几乎下降了一半。”邢非说,抗核磁心脏起搏器价格的下降,也让患者更易接受该起搏器。
考虑到陈先生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就医便利,许昌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主任邢非建议为其安装抗核磁心脏起搏器,这一建议也得到了该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许昌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团队成功为陈先生植入双腔抗核磁心脏起搏器。该患者术后各项数据测试均满意,目前已顺利出院。
邢非说,抗核磁心脏起搏器是心脏起搏器的发展新趋势,植入抗核磁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今后可进行各种核磁共振检查,均不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大大方便了患者日后检查、就医。
邢非提醒,安装了抗核磁起搏器的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程控下,把起搏器模式调整为抗核磁模式,才可进入核磁室进行检查。
随着首例抗核磁心脏起搏器的植入,许昌市人民医院心心血管内一科将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服务。
(许昌市人民医院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