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常烨) 这几天,我市最高气温都在35℃以下,虽然气温仍高,但比起前段时间,最高温度稍微低了些。不过,明天入伏之后,我们将正式进入“烧烤”“蒸煮”模式。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天气如何吧:据市气象台预报,我市今天白天多云间阴天,局地有短时阵雨、雷阵雨,气温25℃至34℃。
三伏天将来临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每年的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所谓“热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每年入伏出伏的时间都不同,那么,今年的三伏天是什么时候?
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10天。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10天。
三伏天勿贪凉
三伏天里,气温比较高,各类健康问题也会接踵而来,暑热、暑湿等是我们防范的重点。
暑湿对脾胃非常不利,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之物。
进入三伏天后,大家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
此外,夏季大量流汗会引起身体的盐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需要的氯离子储备量减少,从而影响胃液中盐酸的生成,不利于铁和钙的吸收,所以,大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
天气炎热,人们常常喜欢喝冷饮。很多人可能会以为冷饮可以解渴,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冷饮虽然能“解”一时之热,但并不能彻底止渴。
很多人在运动结束的时候,直接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大口喝。这么做是不对的。人们出汗之后,毛孔处于舒张状态,体温较高,若此时喝冷饮,毛孔会在寒冷的刺激下出现收缩,影响其排汗功能,散热也会变得非常困难。
这个时候,我们要先休息几分钟,等自己的体温降下来之后,再慢慢小口小口地喝冷饮。
孩子若喝过多的冷饮,会给胃肠道带来刺激,降低胃酸的消化能力、杀菌能力,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发生肠道叠、急腹症的情况。
老年人也不宜喝冷饮,因为老年人的脾胃消化功能日渐虚弱,喝冷饮会出现胃脘疼痛、腹泻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