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健康许昌

小切口巧取石,为患者解除病痛

郭德洋在查房 资料图片

“真没想到你们的水平这么高,在我身上开了4个不到指头大的小孔,就把结石取干净了,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动了。”近日,在许昌市人民医院住院的陈先生将该科的医护人员夸了又夸。

原来,今年58岁的陈先生因右腹部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结果查出胆总管结石,医生建议行取石手术。

“该患者来的时候状况不是很好。”许昌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主任郭德洋告诉记者,陈先生就医时,除了腹痛外,还伴有发热、全身黄疸、肝功能受损严重,检查后发现他不仅患有胆总管结石、胆管扩张,而且有溶血性黄疸,胆红素是正常最高值的15倍,结合胆红素是正常最高值的25倍。考虑到该患者的情况,郭德洋决定先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减轻其痛苦。

说起手术,陈先生仍心有余悸。原来,10年前,陈先生曾因患胆道结石做过胆囊切除手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因当时采用的是传统的开腹手术,陈先生的身上留下了一道接近20厘米长的疤痕。他本以为胆囊切除就与“石”绝缘了,谁知道10年后因胆总管结石需要再次手术。

郭德洋告诉记者,胆总管取石有多种术式,如传统开腹取石、ERCP内镜下取石、腹腔镜微创取石等。传统的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要在腹部切开一10余厘米长的手术切口,术后患者疼痛明显且容易发生切口感染,术后恢复慢;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仅在腹部切开4个不足1厘米的小孔就可完成所有操作,术后患者疼痛感轻微。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发展很快,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郭德洋说,腹腔镜在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治疗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此次为患者手术采用的就是腹腔镜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该手术的特点是微创、切口小,从而降低感染和伤口裂开的可能,患者的痛苦小、费用也相对较低”。

因陈先生曾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腹腔大网膜、横结肠系膜、内脏器官与肝脏膈肌粘连严重,解剖结构不清楚,需先行肠黏连松解术。“这对施术者是个考验。”郭德洋说,不仅考验施术者对解剖结构的熟稔程度,而且考验施术者的腹腔镜水平和耐心、细心程度。

经过积极、系统的术前准备,手术顺利开展,从陈先生胆总管中取出大量结石,其中多个结石直径10mm左右。

术后,郭德洋又邀请该院血液内科、消化内一科、感染疾病科进行多学科会诊,为该患者进一步治疗因球形红细胞增多引起的溶血性黄疸。

以微创的方式完成手术的操作,从而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是患者的心愿,也是医生永恒的追求。郭德洋带领普外二科的医务人员在“微创”的路上大步前行。

□ 记者 张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