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 签约摄影师 刘喜芳 摄
本报讯 (记者 常烨) 本周二是处暑节气,此时节,酷热难熬的天气将接近“尾声”。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
这两天早上上班的时候,迎面而来的风带有丝丝凉意,不少骑电车的人穿上了衬衣。
昨天下午,我市降下一场雨,温度也随之下降了不少,据市气象台预报,我市今天阴天有分散性阵雨,偏北风3级,气温22℃至27℃。
三伏天结束,要注意滋阴润燥
本周三是今年三伏天的最后一天,大家终于可以脱离三伏天的“魔爪”了。天气转凉,人们应该多吃一些荤食,补充夏天消耗的养分。
进入秋季,天气渐渐干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夏天,很多人爱吃西瓜,因为其“寒性”比较大,所以现在要多吃苹果、梨、葡萄之类滋阴的水果。
多吃蔬菜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消热通便的功效。大家应该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秋燥的症状。
要根据自身体力进行锻炼
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我们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锻炼要根据自己的体力进行,循序渐进,慢慢增强,调动全身的机能,有助于在季节变化时的自我调节,以避免因季节变化而造成身体的不适。
散步、跑步、做操、瑜伽等都是不错的运动。
大家在运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心肺功能的耐受度,避免过度运动使身体出现不适反应。
改掉坏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季节的变化是自然规律,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做好防护。
处暑节气后天气变凉,白天逐渐变短,夜间逐渐延长,大家要改变夏季晚睡早起的习惯,尽量23时前入睡,并且适度推迟起床时间,使睡眠时间延长。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睡个午觉,以帮助精力的恢复。
睡眠是人们恢复体力、保证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家在保证睡眠时间的同时,还要保证睡眠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夜间睡眠时要关好门窗,注意盖被保暖,防止秋风侵袭使脾胃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