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俊领
我的老家鸠山镇位于禹州市西部,西与汝州搭界,北与登封为邻,南与磨街乡接壤,在鸠山镇政府通往磨街、郏县的公路上有一个古老的村庄——赵沟村,因赵氏祖先在明代中期迁居与此而得名。
村庄处于天王山黄柏岭末端,坐北朝南、抬头即可瞻望到官山。一条生机盎然且亘古不息的小河,自西向东潺潺流淌(明嘉靖钧州志载记“赵家河”,源流于磨窝山),山泉带着甘甜,带着山里人的淳朴与善良,带着赵氏族人的美好愿望蜿蜒徐缓向东流去。
这里山川秀丽、土地肥沃、钟灵毓秀、水源充足。巍然屹立的天王山和温润的赵家河孕育了聪慧丽质、勤劳勇敢的族人。我的老家明清时期广出进士,贡生、廪生等文人墨客。
20世纪70年代,村庄自西向东耸立着一排清末民初时期的四合院,几处建筑已有上百年历史,院落整齐划一,坐北朝南,宅院最大的特点是都有一个高大宏伟的高门楼。
我的童年基本上是在其中一座四合院中度过的。四合院的四个方向都建有房屋,形成一个“口”字,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形成“一进二”或“一进三”的古老院落。
我家的宅院依据地势而建,为了趁平院子,门楼就显得特别高,在下方观之,足有七八米高。大门东边是通往郏县的公路,“赵家高门楼”的名气响遍南乡及郏县一带。
如想进院子需沿台阶拾级而上,约有九个台阶,台阶由2米多长、90厘米宽的青石锻造而成,靠近门楼屋檐的一个台阶有房檐雨水滴落而成的水痕浅坑,足以说明房屋历史的久远。
门楼下面的大门用厚厚的木板制成,大门上镶有金光闪闪的铜钉,木门位于手工雕刻的青石门墩之上,木门的上方用门框圈之,上下都在轴心里,可开关闭合,用之安全可靠。
门框下端的横木条称为门槛,高尺许,在古代门槛的高低彰显着这家主人的身份与地位。
抬头仰望,门楼上方均以木板棚之,木板上方的空间可陈放杂物,大门顶部以筒瓦收垄,在两坡瓦垄交汇处,以兽镇脊,既有装饰之美,又有护脊之实效。
四合院以青砖灰瓦,砖木结合,混合构建而成,整体建筑呈青灰色调,给人的印象十分朴素。房屋以木构为主体,每间房屋的四个角均以直径40厘米的木材做立柱,中间墙体垒以青砖、白灰或填充泥巴而成,房顶棚以横梁、檩条,夹层以铺上荆梢、油毡、泥巴,白灰等混合而成的灰背,上面再铺以灰瓦罩盖,重量较轻。如遇地震,无论多大震级也不害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墙倒屋不塌”。
四合院里十分安适,关闭大门,异常安静。20世纪80年代,院落里居住的还有三伯、三母,他们是一对非常慈祥的老人,在那尚未温饱的岁月,每当我放学后,家里大人不在家时,他们总是给我拿一个红薯叶菜馍或者一根红薯吃,以解我的食不果腹。
四合院充满了亲情、友情和互帮互助的和谐气氛,同时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白天花草树木在院里争相绽放,夜里花香四溢,空气清新,家人坐在一起乘凉,唠家常、其乐融融。
小时候总觉得四合院神圣而宏大,渐渐长大后,她却逐渐褪去了外在的光环,回归到质朴简陋的模样。然而四合院曾给过我的那份亲切与温暖,时隔经年,也未曾有过丝毫改变。
时光如尘,日夜堆积,四合院已完成了它的使命,在历史的长河中,她已徒有其名,不过她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哪怕还有一段残垣断壁,毕竟她填充的是过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