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峰塔

□ 孙臣付

写春联记忆

我爱好书法,但没能成为书法家。如今,每当回忆起20年前春节前夕义务为乡亲们写春联的场景,往事如同一幕幕电影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农村。记得小时候上耕读小学(相当于现在的农村幼儿园),实行半耕半读,上午我们集中读书学习,下午不上课,可以跑着玩。教师由生产队里有文化的人担任,不像民办学校的教师那样稳定,耕读小学的教师任用由生产队干部决定。当时,我们第七生产队的耕读教师叫范长见,现在已70多岁了。范老师勤奋好学,不仅爱读书,而且毛笔字写得特别好。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腊月底,四野白雪茫茫,滴水成冰。这个时节,年少的我总会看到三三两两的乡亲双手插袖,胳肢窝里夹着红纸,一脸期望地走进村东头路南范老师家,希望他帮忙写几幅春联。

我7岁那年春节前夕,父亲忙着置办年货,让我拿着红纸找范老师写春联。范老师看到学生到来,热情地接过红纸裁剪、掂笔书写。我被他书写时的精气神所吸引,心想范老师真了不起,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看他忙得不可开交,我主动给他打下手,帮他裁纸和摆放写好的春联。从此,我对写毛笔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范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不仅手把手教我写毛笔字,还送给我一本书法字帖,让我认真琢磨、深刻领会、刻苦练习。

在范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认真钻研,通过不懈努力,初中毕业后,就能掂毛笔写字了。1975年春节前夕,我自备笔墨为乡亲们写春联,从此以后年年如此。每年春节前夕,不少乡亲拿着红纸到我家写春联。人少时,我立即裁纸、书写,晾干后让他们随即拿走。人多时,我把他们迎进屋里,接过他们拿来的红纸,在背面用铅笔写上各家的名字和多少扇门,等写好后让他们第二天来拿。

如今,农村富裕了,农民的腰包也鼓了。春节前夕,市场上的春联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无比美观,贴上后尽显富贵与幸福。特别是近年来,市县书法协会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知名书法家深入农村,免费为乡亲们写春联。

现在,虽然不用写春联了,但每到农历腊月廿八家家户户贴春联时,我的心里便会升起一股怀念之情,怀念当年我为乡亲们写春联时,那份浓浓的节日氛围和无比幸福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