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提示
阿胶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我国传统中药的瑰宝,久服则轻身益气。汉唐至明清时期,阿胶均为贡品,被誉为“补血圣药”“滋补国宝”。
禹州九天阿胶因质量上乘曾享誉盛名,因寒冬数九天制作,故名“九天阿胶”。2013年,九天阿胶制作技艺入选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九天阿胶制作技艺入选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月8日,记者来到禹州,探访九天阿胶的“前世今生”。
【传承百年】 五代流传的阿胶制作技艺
“九天阿胶有百年历史,制作工艺与众不同,品质独一无二,被众多专家教授誉为胶中精品。”5月8日上午,在禹州市西街第八居民社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天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向阳说。
阿胶为滋阴补血之品。中医讲,血为阴,气为阳,冬为阴,夏为阳,寒冬数九天为一年中至阴时节,这期间生产的阿胶最佳,九天阿胶也因此而得名。
说起九天阿胶,还要从禹州名医赵太来说起。清朝末年,出身中医世家的禹州名医赵太来,医术高超,精通中药炮制和膏方制作工艺。
1856年,赵太来在朋友的介绍下,赴山东东阿一带学习阿胶熬胶技术。因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他很快掌握了熬制阿胶的全套技术。
赵太来熬制的阿胶质地细腻、断面光亮,在其开设的“傅源恒”药铺销售得极好。随后,他将熬胶技术传给后代,赵向阳已是第五代传承人。
“我的父亲赵长林原来在禹州制药厂工作,从事中药提取几十年,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多次参加全国先进技术交流会。”赵向阳说,1977年,赵长林代表药厂去安阳参加全国中药提取技术交流会,1988年被邀请参加上海技术经验交流会。
赵长林力求精益求精,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创新突破,他制作的阿胶晶莹剔透,胶质脆而细腻,口感微甘无异味,胶香沁人心脾,断面如琥珀光泽,落地破碎如冰,成为众多阿胶中出类拔萃的精品。
1992年,赵长林退休,掌握九天阿胶制作技艺的人越来越少,而且传统炮制的经验和技术虽有传承,但一直未能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整理。
随着现代炮制方法的应用,老药工和技术人员的相继离世和流散,那些通过实际操作、口口相传的传统技术濒临失传。赵向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心与父亲携手将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我7岁就跟着父亲去药厂,耳濡目染,对熬胶技术有一定了解,经过潜心研究、反复实验,打造出了赵记九天阿胶独一无二的品质。”赵向阳说。
【复杂工艺】 70余道工序匠心制阿胶
艺精细,选材讲究,选用产自河北、内蒙古等地的新鲜黑色驴皮,外除附毛,内除筋肉,熬胶用水取自富含钾、钙、钠、镁等矿物质的颍河水,以桑木为燃料在寒冬季节精工熬制而成。
好的阿胶要求纯度高、工艺精。从选材、去毛、除杂质、清洗、晾晒、焯皮,到熬制、过滤、打沫、收水、挂旗、出胶,每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
“把握好火候、温度、时间,是熬胶的关键。”赵向阳说,熬制前,要先将处理好的驴皮,切成3寸见方的小块,清水浸泡2天至5天,然后用沸水煮,待皮块成卷筒状后取出。熬制时,在锅里添加5倍皮量的清水,加热到沸腾,汁液稠厚时取出。适量续沸水再煎,每隔2小时到3小时搅拌一次,煎煮19个小时。待皮块黏软后,减小火力再微煎10小时到20小时,然后在续沸水稀释,一直到皮块完全溶化,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九天阿胶胶体晶莹剔透、胶面平滑光亮、断面如琥珀光泽、胶质脆而细腻,落地破碎如冰、入口微甘无异味,一入市场便深受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
“你看我们熬制的阿胶质如琥珀,色如玛瑙,晶莹剔透,光晕非常均匀,这是机械化生产无法替代的。”说着赵向阳手拿一块九天阿胶成品,在阿胶背面打开手电筒,灯光下的胶体通透清纯,色泽红润,晶莹如红玛瑙。
一块小小的阿胶,看似简单,实则工序繁多,工艺复杂。阿胶的制作有选料、浸泡、去毛、清洗、酶解、煎取胶汁、静置胶汁、过滤、浓缩收胶、切块干燥、阴干、入箱密封等70余道工序。
赵向阳告诉记者,赵记九天阿胶工
【坚守创新】 重振九天阿胶品牌
时代在变,时时处处拘泥于古法,阿胶无法发展至今,因此既要传承又要创新。
在传承和学习熬胶技艺过程中,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赵向阳进一步研究了九天阿胶的制作技艺。
他翻阅《雷公炮制》及大量中药理论书籍,结合原有实践理论知识,用中药炮制中的发酵工艺,根据冬阴夏阳,血阴气阳的中医辩证学理论,创新出一套合理精湛的熬胶技艺,避免了高温对胶原蛋白、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的破坏,使阿胶更利于脾胃虚弱的病人吸收。
2008年赵向阳创办了禹州市九天阿胶有限公司,经化验检测,九天阿胶有效成分含量远超国家标准,被专家和教授誉为“精品阿胶”。赵向阳还潜心研究了鹿角胶、龟板胶,龟鹿二仙胶及阿胶膏的熬制方法,深受消费者欢迎。
2017年禹州神垕钧瓷文化旅游节,九天阿胶作为禹州一宝被列为首批旅游推广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九天阿胶在市场上口碑良好,也积累了一定的客户量。
“发展是最好的传承,只有把阿胶产业化发展,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进来。近年来,我一直不断在进行技术完善和设备改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赵向阳说,如今,他正规划建设标准化的阿胶生产厂房,期盼重振九天阿胶这一品牌。“家里的孩子非常喜欢研究中药,现在在洛阳就读药学专业,我会尽最大努力传承和发展九天阿胶制作技艺,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开拓创新中原阿胶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