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夏季,总会回忆起儿时的夏天和晚上摸幼蝉猴的情景。
幼蝉猴是知了的幼虫,浑身呈现黄褐色,喜欢潜伏在树下面。夏季夜幕降临的时候,尤其是一场透雨过后,幼蝉猴便从松软的土里钻出来,爬到树上或草尖上蜕变为知了。幼蝉猴油炸或煎炒后外焦里嫩,味道鲜美,特别好吃。
记忆中,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乡下小树林里夏天幼蝉猴特别多。每到盛夏,吃过晚饭后,村里的大人、小孩儿便会拿着铲子、手电筒或煤油灯,手端盛有水的器皿和瓶子,寻找鲜美的野味。晚上六七时,天没有完全暗下来,幼蝉猴还没有出洞。我们猫着腰,半蹲在一棵棵树旁,仔细搜索着地面上的幼蝉猴洞口。幼蝉猴的洞口很好辨认,洞口只有指甲盖大小。我们用铲子一挖,幼蝉猴就被我们捉住了。晚上7时以后,是幼蝉猴往树上爬的高峰时段,几乎伸手就能摸到它们。如果动手晚了,幼蝉猴就会顺着树爬得很高,便不好摸到了。摸幼蝉猴的人往往很多,大家说着笑着,摸得更有劲了,整个村庄像赶集一样热闹。
夜色渐浓,大人们渐渐散去,我们小孩子却异常兴奋地聚在一起比谁摸的幼蝉猴多。
第二天早上,母亲做好饭后立即动手炒制幼蝉猴。锅烧热后放些油,再将腌好的幼蝉猴倒入锅里煎炒,不一会儿,整个厨房就会弥漫着诱人的香味。
虽然时光流逝,但当年摸幼蝉猴的情景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