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在餐厅工作,她在单位院子的空地上种了十几株凤仙花。凤仙花在城市里不多见,所以引起了我的注意。
有一次,我在楼下碰到正给凤仙花浇水的大姐,她说:“要是有谁想用它包红指甲,尽管摘。”我的脑海中突然蹦出“好物分享”这个词,努力回忆,想起小时候从奶奶口中听到过类似的话语。
在乡下,凤仙花俗称小桃红,虽然算不上名贵花草,可是单凭染红指甲这一点,就足以令女孩子无比喜欢了。
奶奶说,小桃红能祛蛇,所以奶奶就把它们种满院子。母亲则不知从哪儿听说辣椒地里种小桃红能防虫,于是我家院外南侧的小菜园里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
这些小桃红的种子从不同的地方讨来,花朵有单瓣、重瓣之分,颜色有深红、玫红、浅紫、月白等。其中两个品种较为特别,一个被称为“泰山压顶”,像绣球一样肥硕的花骨朵开在枝杈顶端,非常美丽;一个被称为“拉拉鞭”,紫色的单瓣花朵像成串的鞭炮挂满枝干,仿佛一位翩翩起舞的仙子。
农历六七月小桃红盛开时,村民们路过我家院子时都忍不住驻足,末了还要摘一大把花回去。
奶奶有时也赶“时髦”,为自己还有我们弟兄仨染一手红指甲。奶奶说小桃红属“凉性”,能预防灰指甲。
染指甲时,奶奶先在早上把新鲜的花瓣摘下来,摊在屋内的桌子上晾一晾,让花瓣儿自然萎缩。吃过晚饭,奶奶把晾好的花瓣收在一起,摊在大门口那块光滑的捶布石上,再捏一些明矾撒在上面,拿起平头小铁锤,有节奏地轻轻捣砸起来。
我们弟兄仨在旁边跃跃欲试,而奶奶担心小孩子毛手毛脚,从不给我们机会。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直接关系染指甲的效果。砸时需要用力均匀,还得及时用竹篾翻动、刮擦等,使明矾完全融入其中。花瓣烂成“细泥”且渗出红色汁液时,用薄膜包成一大团备用。奶奶这才笑着对我们说:“你们去掐些梅豆叶吧!”
我们跑到种在菜地边上的梅豆秧跟前,专挑低处肥大、厚实的叶子掐,不一会儿,各自手里就拿着梅豆叶回来了。
奶奶把粗麻绳分成细细的丝绺形状,做好了染指甲前的一切准备。
染指甲在睡觉前进行。奶奶依次捏起一团儿玉米粒大小的花泥放在我们指甲上摊平,再拿起一片梅豆叶从上到下包住指头,然后用细麻丝缠好。
手指头被包起来后啥也做不成,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地躺在床上。
第二天早上,双手交叉着轻轻一捋,梅豆叶和花泥就从指头肚儿那儿脱落开来。
指甲经过一个晚上的浸润,被染成鲜亮的红色。
从凤仙花到小桃红,名字虽雅俗有别,却不失其直率、热情和坦诚的灵性,它们在将美丽示人的同时,不惜奉献自己把他人装扮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