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对“文房用品”都有着特殊的感情,除了常见的笔、墨、纸、砚以外,古代学生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小文具,现代人不好好开挖脑洞,绝对想不到其用途。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书工具。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水盂作为文房用具,是功不可没的。但凡研墨,便会用到水盂。又因其小巧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文人情怀,所以古代文人对水盂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死后还要用之殉葬。
毛笔洗净之后,需要以笔尖朝上的方式竖置,这样笔头上的水液便自动流下,笔头中心逐渐干爽,也就不会沤烂,因此,至晚从汉晋时代起,就有各种形式的“笔插”,专用于倒插毛笔。
还有看起来跟弧形筒一样的臂搁,它可是古代学生的写作业神器。因为古人的书写习惯是从右向左,他们的“校服”袖子又那么大,墨水又不是速干的,这样从右到左写上几行,那“校服袖子”岂不是要常年黑漆漆?古人就发明了“臂搁”这种写作业神器。
字写得再好,也难免有写错的时候。于是古代学生也拥有“修正胶带”。在古代学生还是用竹简时,他们的“修正胶带”是一把书刀。这种书刀通常是用铁片做成的小刀,刀把上有圆环,可以随身挂着,一旦写错了字,就将其取下来,用书刀把错字刮掉,然后再重新写。
此外,古人的开学装备箱里还有“褡裢”“包袱”等款式的书包,它们的成本低廉,制作简单、轻便,但缺点是装在里面的书籍容易起皱变形。
千百年来,这些文房用品承载着生命的活力,它们是历史文人精神的物化载体。因为有了它们,所以文人是雀跃的也是沉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