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吕超峰 文/图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陶渊明笔下的田园乡村。然而,这种鸡犬之声相闻,炊烟袅袅的乡村美景,却成为今天很多人永远走不回去的家园。
记忆里的老宅是四四方方的小院,秦砖汉瓦,木梁方椽,是吱呀作响的木板门,是一张方桌、两条长凳,是下雨天盆接雨的嘀嗒响,是院中的桐树,门前的槐花……那一处处土墙、篱笆喂起来的老宅,那一间间青砖黛瓦的老屋,藏着岁月流逝的故事,藏着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答案,藏着离乡游子的乡愁记忆。
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冯骥才先生说:“中华民族创造了伟大的历史,难以计数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在村落里,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根性、灿烂和多样性都在村落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蓦然回首,我们的老家、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村庄,没等我们细细地去品味,已经悄然消失了。如今,我们只有站在崭新的村庄边,闭上眼睛,回忆儿时家乡的风貌,想起那一群迎着清晨的朝阳赶往学校的少年。
那群少年,是你,是我,也是我们的祖祖辈辈。故乡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我们人生的底色。无论你走多远,无论你做啥,只要老宅还在,心里就有一种寄托,也是我们永远挥之不去的那抹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