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民生

废物利用,点草成“金”

建安区五女店镇用麦秸画带动村民致富

本报讯(记者 黄增瑞) “这一幅《八骏图》已经被南方的一位商人订购,价格26000元;这一套《梅兰竹菊》四条屏也已被外地人购买。”9月10日,在建安区五女店镇麦秸画工作室,说起自己创作的麦秸画,市级非遗项目麦秸画传承人杨丽充满了自信。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多位村民都手持工具,正伏案进行麦秸画的创作,一幅幅完成好的麦秸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是第四代麦秸画传承人,从艺有30余年,兼修古典音乐、古琴及文学、影视鉴赏等,对传统的麦秸画手工技艺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杨丽说。

麦秸画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又称麦草画、麦烫画、烧烫画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麦秸画利用麦秸自然光泽和抢撕成丝的特性,经烫色或染用经过熏、蒸、漂、刮、推、烫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一般不着色,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

如今,杨丽创作的麦秸画以宋画为模板,并进行大胆创新,相比传统的麦秸画,更加古朴。杨丽创作的麦秸画作品曾获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河南省民间艺术大赛三等奖。

“像这幅《花开富贵》,一个人完成需要两周时间完成,我们能卖到8000元左右。”杨丽说。目前,在她的带领下,建安区五女店镇麦秸画工作室还开发了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及小夜灯、茶托等产品。

如今,他们创作的麦秸画主要通过网络销售,有的麦秸画还卖到了欧洲。杨丽说,她会招收更多的学生,把这门非遗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