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峰塔

瓷墨相发树风范

——张志军写瓷书法作品观感

□ 张金伟

年初,许昌市书协主席张志军谈到一个想法,要在扒村窑白地黑花瓷上创作当代书法,并拟举办“瓷墨相发”写瓷书法展。闻言激动不已,如遇知音。

前段时间,志军兄发来作品图片让我品鉴,并告知写瓷书法展首站已定在河南省美术馆。

这着实让我吃惊不小。

今年暑期酷暑难耐,在瓷器上书写创作,不如纸绢便捷,用釉料在瓷器上创作,既需要充沛的体力,又需要深厚的功力,同时还需要娴熟的技艺,三者缺一不可,甚少有人三者兼具而能为之。然志军兄创作出的一件件精美瓷艺作品,对上述难题给予了坚定回答——“这都不是事儿”。

志军兄已是成就斐然的书法家,但为了家乡白地黑花瓷的振兴和发展,重现青春活力,以舍我弃谁的时代担当、隽永深厚的文化情怀、至高无上的初心愿力和不怕失败、不计得失、勇毅前行的干事魄力,让我汗颜和感动!

古人云,“凡成大事者,精神力量永远是第一位的”,言不欺人也!

宋代禹州扒村窑是北方民窑磁州窑系的杰出代表。宋代扒村窑瓷器品种繁多,除白釉、黑釉之外,还有白釉刻画、白釉剔花和白釉绿斑、白釉褐斑,以及白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下酱彩等,尤以白地黑花瓷最为杰出。

宋代扒村窑白地黑花瓷釉下书法作品,继承了唐代长沙铜官窑的装饰传统,釉下黑彩书法深受宋代书法大家们的影响,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遵循着“宋人尚意”的风韵,呈现出一种活泼、豪放、率意、朴拙的艺术风格。书法题记多是民众所喜闻乐见的通俗诗歌和谚语,内容主题有当时流行的词牌、典牌等。虽不及纸绢上书法工整、法度严谨、潇洒自如、气韵横生,但颇有气象。它不仅体现了民间艺术大巧若拙、意趣自然的淳朴之风,也维系着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审美情趣,是研究宋金时期民俗、生活、文字和艺术不可替代的实物资料。

古老的白地黑花陶瓷艺术,也面对着时代之问:如何把握时代审美趋势,注入鲜活的时代语言,走向大众、走向生活?

志军兄以当代艺术家的文化自觉,躬身践行,在扒村瓷历史上首次进行专业的书法创作和展览,给出了令人振奋的答案。让我们走进河南省美术馆,来到展览现场,领略这一瓷墨相发,古今交会的艺术盛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