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居异乡,对节日越来越无感,直到先生下班带回两盒月饼,我才发觉中秋节要到了。拆开精美的月饼包装,看到里面小巧别致的鲜花月饼、云腿月饼,突然忆起幼时在故乡常吃的五仁月亮饼。
外婆在世时,年年都会在节前做用花生、黑芝麻等材料制成的五仁月饼,并给它们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月亮饼。每当我和弟弟跟着母亲看望外婆时,外婆总会在我们临走时塞一兜月亮饼给我们。母亲推辞不要,外婆有些生气地说:“给孩子们吃的,吃了月亮饼好团圆哩。”
当时,在乡村月亮饼属于稀罕物,我和弟弟自然欢喜得很。回到家后,母亲认真地将月亮饼平均分成三份,一份给我,一份给弟弟,还有一份裹进布袋子,放在柜子的角落里,留到中秋节的晚上吃。自那以后,我和弟弟常常在放学后,拿出各自分到的月饼,慢慢地打开外面的油纸,一小口一小口地吃。
终究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弟弟吃得太快,很快就把自己的那份吃完了。这时,他惦记上了母亲留起来的那份月亮饼,趁我们没注意偷吃了不少。中秋晚上,母亲去找时才发现,原本鼓鼓的布袋子里只剩了些残渣。弟弟一边用手挠着脑袋,一边咧嘴直乐。我有些不悦,母亲却安慰道:“吃了就吃了罢,吃了就代表咱们团圆了。”
彼时,邻居家的院子里热闹非凡,有孩子们大喊月饼香甜的欢呼声,也有大人们开心的谈笑声。我们搬了三把椅子坐在廊檐下,我和弟弟偎在母亲身边,一起仰头望着天上的月亮。月光如水般洒落下来,那么柔和,那么轻盈。母亲指着天上的明月说:“你们瞧瞧,月亮上是不是有棵桂树?”我和弟弟睁大了眼睛,恍惚间真的看到了树的样子,兴奋地拍手大笑。之后,母亲又给我们讲起和月亮有关的故事。虽然那一晚我们没能吃上月亮饼,但节日的快乐分毫未减。和母亲、弟弟一起赏月的画面,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光阴飞逝,弟弟参加工作后,总会在每年中秋前买回各式各样的月饼。而外婆做的月亮饼和关乎往事的琐碎片段,仍然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