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芳 通讯员 吕岩)目前,距麦收仅有一个月时间,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受气候条件影响,以小麦条锈病、叶锈病为主的多种病害呈重发态势,对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5月3日,全市普降中雨,对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等病害的进一步扩展蔓延非常有利,极有可能大面积暴发流行。因此,植保专家建议农民朋友雨后要立即开展再次防治,特别对前期没有进行过病害防治的地块要连续喷防两遍以上,最大限度降低病害损失。
今年小麦锈病发生早、范围广、程度重。小麦条锈病见病时间较往年提前15天左右,目前全市发生普遍,见病面积100万亩以上,部分地区病点随处可见。小麦叶锈病全市发生面积75万亩,平均病叶率11.1%,严重地块病叶率达100%,特别是部分种植感病品种或水浇条件好的地块发生严重,包括旗叶在内全部叶片发病,植株已提前发黄枯死。
具体防治方法如下:药剂选择可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等。对第一次防治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的,建议第二次防治改用丙环唑,做到轮换用药,加大药量,用足水量,上下打透,均匀喷雾。随着近期气温升高,穗蚜也进入发生盛期,部分地块已出现成片发黑现象,在防治病害的同时可加入吡虫啉、氧乐果、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及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