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晓非
优秀的专家团队、精湛的诊疗技术、真挚的大医情怀……这是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的真实写照。这里每一天都上演着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总有生命奇迹的发生。一直以来,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该科医护人员用“心”唱响生命的赞歌。
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是一个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心血管疾病专科,不仅起步早,而且发展全面,是许昌市临床重点专科,担负着许昌及周边地区心血管疑难疾病的诊治、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目前,该科共有两个病区,
“科室要发展,人才是核心,技术是关键。”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郭明拴言简意赅地对记者说,该科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创新,以人才和技术为两翼,助力科室整体水平的提升。
今年10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的医学博士李建涛正式入职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这是该科第一名医学博士,标志着该科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直以来,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积极培养和引进与医学重点专科建设相适应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致力于建立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高层次现代医学专科队伍,提升医护人员整体水平,推动学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
目前,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拥有医生11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博士生1人、硕士研究生9人;还定期派遣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紧跟国内心血管专业发展步伐。
通过采取一系列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措施,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已经建立起了人才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为科室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并成立了冠脉组、电生理组、心衰组、高血压组等亚专业组。
“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建设成了,其他各项工作开展起来也就相对容易了。”郭明拴告诉记者,在人才的强有力支撑下,该科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其中有些技术在省内居于先进水平。
近年来,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采用了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心脏早搏射频消融术、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心律失常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微创封堵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肾脏超滤技术治疗心衰等多项先进技术。自2013年以来,该科荣获许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两项,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一刀切”诊疗模式不仅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而且不利于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此环境下,精准医疗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精准医疗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等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兴方法。如今,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也越来越广泛地将精准医疗的理念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比如,同样是做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但他们对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他汀类等药物的代谢速度及敏感性是不一样的。只有选对了药物,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医护人员对出院后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发现许多患者对阿司匹林肠溶片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敏感性差,导致规律用药后依然存在冠脉血管狭窄进一步加重等情况。于是,他们开展了相关药物基因检测工作,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做到个体化、精准化治疗,减轻患者痛苦。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科室迅速发展的同时,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时刻不忘肩负的社会责任,加大对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的帮扶力度,定期派专家到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坐诊、查房,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并深入基层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让群众少得病、不得病。
“我们的技术水平提升了,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今后,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努力,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开展技术创新,让患者远离疾病、拥有健康。”郭明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