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晨 通讯员 张菡 张静涛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的重要作用,做好规划是任何一个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管理水平,近日,我市举办城乡规划管理专题培训班,邀请6名全国规划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相关问题及思路、老城区交通改善的研究方法与规划对策、城市设计的实施策略等内容进行专题授课,为我市城市规划“把脉问诊”。
新时代赋予规划新要求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高水平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领作用,于2004年建立规委会评审规划制度,成立高规格规委会,组建高水平规划评审专家库,完善市技术会、规委会“两级”审定制度和规委会会前会商制度,并在全省率先实施规划票决制,对所有规划项目严把内审会初审、技术会评审、会前汇报会把关、规委会决策“4道关”,再进行为批前公示和批后公布,形成了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三位一体”审批机制。其中,重大公益项目还将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确保规划决策的权威性、科学性。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无论是在方向上、理念上,还是在具体的实践上、方式上,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未来发展的宏伟目标,很多工作涉及城乡规划,需要高标准落实。以推进郑许一体化为例,随着郑许市域铁路开建,轨道建设配套区域及沿线混合用地、多种公共交通方式转换接驳等成了新课题,迫切需要加大对郑许市域铁路沿线区域的城市设计、控制性规划及站点设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力度。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规划等部门只有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观念、提升视野站位、提高能力水平,才能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本领,才能紧紧抓住有利的政策机遇,才能更好地发挥规划作用,在高质量发展中掌握主动。
在本次全市城乡规划管理专题培训班上,学员们包括市规委会、市技术会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分管城建工作的副职,以及市城乡规划系统的干部职工,涉及我市城乡规划管理各个层面,承担着推进全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工作视野、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我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质量,关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关系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层次和高度。
新知识带来规划新理念
随着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也逐步提高,长距离快速交通需求越来越迫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持和参与完成雄安新区、郑州、济南、杭州、长沙、台州等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客流预测以及相关研究工作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轨道交通所所长卞长志关于“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相关问题及思路”的授课,为我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李长波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轨道交通所主任工程师,主持、参与了30多个城市的各类规划项目。他结合自己长期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近期交通改善、停车专项规划等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让大家对“老城区交通改善”有了新的理解,找到了新的办法。
此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国际城市形态学会(ISUF)中国分会理事陈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坚,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院长梁炜,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纪立虎4位专家,关于“城市设计与城市建设”“新时代空间规划体系的思考”“车的行与停——城市快速交通体系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道至简——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管理的探索”等主题的授课,也解开了大家平时工作中的诸多疑惑。
“此次培训班邀请的老师都是国内知名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领导,讲授的内容涉及面较广、信息量很大,对学员们的实际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李光亚说。
新理念推动规划高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专家们从城市交通、空间体系、城市设计、单元控规等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城市规划发展重点,使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知识大餐’,既感受到了新理念的激荡,又深切体会到现行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不足。”参加本次培训的市城乡规划局用地规划科科长刘志涛说。
“特别是《大道至简——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管理的探索一课》,结合北京、武汉、上海等先进地市的经验做法,分别在编制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进行创新,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发展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为我市控规编制体系的法制化、科学化与系统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思路。”刘志涛说,“作为一名规划管理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开阔眼界、提高境界、转变思路,将学到的城市管理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我市城市规划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鄢陵县城乡规划局副主任科员王一博同样感触颇深。“结合此次学到的知识和鄢陵县实际,我觉得,在下一步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应该适度疏解老城区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增加停车资源供给,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完善慢行设施网络,从而改善老城区交通问题。”王一博说。
刘志涛、王一博的话道出了很多学员的心声,工作中积攒的各类“疑难杂症”在新理念中找到了“解题药方”。
李光亚表示,本次培训班采用邀请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知名专家到许昌授课,是我市规划部门顺应新形势、新要求的一次创新。“采用这种方式培训,范围广、课程接地气。借助培训机会,邀请专家教授为许昌城市规划建设把脉问诊,真正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城市建设高质量。同时,还可以与专家建立长期联系,进一步宣传推介许昌,提高许昌的美誉度、知名度。”李光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