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宜居许昌

走出家装误区 质量需求为先

本报记者 于兰琪

“花了不少钱,却没收到我想要的装修效果,想想就郁闷!”近日刚刚装修完婚房的宋先生告诉记者,在装修过程中,为了追求高品位、高质量,他没少跑趟,也没少花钱,最终的装修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少人在家庭装修中存在不少误区,这也是很多消费者装修时花冤枉钱的原因。”许昌龙发装饰的设计师告诉记者。

高价格≠高品质

在许多人的购物理念中往往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便宜无好货,这样的选购思维已经深深扎根在心中。某卖场商家告诉记者:“现在的消费者心理很奇怪,你卖得太贵,他们买不起;卖得太便宜,他们又认为是假货。这个平衡点真的很难找。”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进来选购家具的女士,她表示:“现在正到处选购家居产品,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质量,在价格上也不太追求奢华,但是价格高的产品质量应该会好一些吧!”

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市面上的产品,定价存在很不规范的现象。有些产品质量差不多,但是售价差别很大。这种情况在许多行业中都存在。有些可能是厂家不同,有的可能是在包装上做了一些噱头,有些则只是因为品牌的差别。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不能一味贪高求贵,还是应以自己的需求和产品的质量为先。

最有名≠最合适

“我一定要找个最有名的家具品牌,这样会让我省不少心!”很多刚开始装修的消费者在选购家装建材时,也会容易陷入名牌误区。

“陪他们去选家装建材的时候,他们往往都盯着一些熟知的大品牌,可能有些与家中的风格并不符合,但是又想把家里装出气派感。这样混搭装出的效果往往不太好。”阔达装饰公司的设计师告诉记者,“有的时候,可能为了他们的整体效果和价格考虑,选择一些稍微小一点的品牌,可他们就认为我们是拿了回扣,想要推销产品,真的很无奈。”

在家庭装修中,的确有许多这样“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消费者,他们宁愿相信一些有名气的建材品牌,却忽略了适合自己的品牌。其实,不论是风格的搭配还是价格的适合,都是消费者必须考虑好的,不要用名牌来傍身。

认证≠可靠

大多数的消费者购买家装建材都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商家拿出一大堆质量认证,他们心里就会如同吃了定心丸一样。但是这样的选购就安全了吗?一位从事建材业十几年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许多品牌都知道消费者对这些证书类的纸质凭证相当看重,所以也衍生出了许多造假的认证。现在市场上质量认证书的种类繁多,消费者很难全部认识清楚,造成各种造假认证书泛滥。

据了解,摆出各类认证书,已经成为商家销售时的必要手段。某卖场的商家透露:“有些消费者就是相信这些证书,我们把产品介绍得再好也没用,一定要看到类似的证书才相信。”业内人士透露,认证书也有高低之分。许多行业知名品牌拥有的是行业内含金量最高的证书,比如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质量免检证明等证书。可有些牌子摆出的证书就是花钱买来的。所以,消费者在选购建材家具时,不能只看认证书,还要从材质、厂家等一系列的考察要素出发,多了解产品的实质和商家的具体介绍,也可以多上网了解一下各大品牌的防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