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河南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中原更加出彩。市委七届六次全会也作出了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许昌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走在前列的战略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从理论上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成果分配、发展成效检验等层面,全面把握高质量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一理论本质。
一、发展目标:为了人民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其价值目标来说,高质量发展是为了人民的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就是把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必须大力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展。在经济效益上,主要把投入产出效率改变为经济发展的可靠性、产品质量序列的提升、高技术投入密度的提高和产出的高附加值增长上。而社会效益的提高,应体现为经济发展的环境容载及低污染可持续性发展、消灭贫困和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等。其次,高质量发展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品质量提升为导向。从消费者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整体消费层次会不断提高,会有从数量化转向质量化的需求。从生产者角度看,质量化意味着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企业生产方式的改变。
二、发展动力:依靠人民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需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引领的发展。推动创新引领,要着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贯彻落实好土地、金融、人才、奖励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助推企业发展壮大;要不断优化政务、生活、交通、金融等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推动创新引领,要建立并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切实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迈上中高端;要以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一大批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所需要的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推动创新引领,要通过强化人才支撑,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另一方面,通过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
三、发展成果分配: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他强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首先,共享是全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共享发展是对效率与公平的兼顾。新形势下,只有着眼于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重城市轻农村、重GDP轻民生等观念,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才能有效促进共享发展。
其次,共享是全面共享。共享发展就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需求,不能单纯用人均GDP指标或其他单一指标来衡量。人民所期盼的全面共享是不断变化和提升的,当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新的更多更高的需求,希望有更多更高层次的获得感。当前,我们的责任就是高度关注和尽力满足人民的需求,高度重视和增加人民的获得感,让人民相信明天的共享与获得会更多更好。
四、发展成效检验:由人民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必须由人民来评判,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如何,归根结底要看人民是否满意。
发展成效由人民检验,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对人民群众有真感情,注重群众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多听一听老百姓的愿望,多想一想老百姓的感受,多看一看老百姓的状况,多体会老百姓生活的艰辛。这样才会发现问题,进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第二,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指标和GDP,而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自身工作的根本标准。第三,为人民服务、让群众满意,不仅要有动机、有结果,还要有态度,有方法。如果工作方法不够恰当,事前与群众沟通交流不够,即便我们的初衷是好的,也可能会事与愿违,引起群众的不满,甚至导致部分群众的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总之,发展成效由人民检验,就是贯彻“以人民心为心”,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作为改革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评估改革发展工作绩效的根本尺度,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让全社会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