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春秋楼

◎小花

□姚绍

小花很讨人喜欢。她穿一身黑白相间的花衣服,白的地方雪一样亮,一朵一朵黑色的梅花印在上面,错落有致,谁见了都想抚摸一下。尤其是她看人时的眼睛,有一种温情和亲情洋溢在里面,会使你顿生爱怜之心。

小花是我家养的一条狗。

说实话,我不喜欢养猫养狗的,原因是我对它们有成见。有一次,女儿从朋友家带回来一只波斯猫,一身毛白得透亮,样子也很乖巧。这样的小动物当然谁见了都会喜欢,可我一转身就听到响声,回头看时,见小猫已跳到客厅的沙发上,用它那尖钩一样的利爪狠劲地在沙发的靠背上挠,还抓出了很多不规则的小孔。我心疼得不行,当时就喊住女儿,说要么用绳子将它拴起来,要么赶紧给人家送回去。

小花初到我家时还没满月,站立不稳,走起路摇摇摆摆,看起来很滑稽。儿子找来一只纸箱,放上干草和棉絮,可每次被放进去它总是拼命地挣扎着往外爬,哪怕是摔一跤也乐此不疲。尤其是到了夜里,它就连声地叫,一声比一声高,让人无法入睡。当时已是初冬,天气够冷的,儿子就把它放进被窝里。我怕它拉在床上,儿子说:“没事,吃饱了它就安安生生地睡觉,要拉的时候它会拱我,还会低声叫,我把它抱下床就行了。”还真是,小花从没弄脏过床被。

五六个月大时,小花已经长得漂漂亮亮,因特有灵性,确实人见人爱。它在屋门口卧着,就能准确地判断出大门外巷子里的动静。只要它摇着尾巴一蹦三跳地向大门口跑去,那准是家里人回来了。要是它发出“呜呜”的叫声,并快速向大门口跑去,那定是有陌生人。你别看小花长得像一个温柔的姑娘,在生人面前却毫不客气,把人堵在大门口,寸步不让,龇着牙发出吓人的声音。不过,只要主人唤一声“小花”,它就会立马转怒为喜,晃着尾巴,亲亲热热地把客人领到家里来。不管是谁,只要来过我家一次,它都能认出并记住。

有一次,一个朋友家里来了客人,打电话让我去作陪。朋友在客厅的茶几上摆上菜,我们开始喝酒。他家养了一只大黑狗,那狗就站在旁边眼巴巴地盯着茶几上的菜,被赶几次都是刚出去又转回来。中途,一个客人家里有事要提前走,我们几个刚把客人送出屋门,转身回到客厅,发现茶几上的盘子净光,菜全被大黑狗吃了。这让我想起小花,我们家里不管吃的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小花从没干过偷吃这样没规矩的事。有时我们拿吃剩的饭菜喂它,你端着盘子往它面前放,它会看着盘子往后退,直到我们把饭菜倒进它的盆里,它才会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我在县城定居后,见小花的次数越来越少。有一次,孙女打电话说:“爷爷,你回来看看吧,咱家的小花生宝宝了,特可爱。”我回到老家,小花看见我,像看到亲人,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用舌头舔我的手,衔我的衣角,弄得我手足无措。我蹲下来,抚摸它光滑的脊背。三只小狗胖乎乎、毛茸茸的,跟着小花跑到我身边,摇头摆尾,在我的腿上蹭来蹭去。一只黑色的,通身油黑发亮,脑门和尾巴尖上长了两撮白毛;一只黄色的,身上金光闪闪,两只耳朵尖上和四只蹄子上各长了一撮白毛;还有一只长得和小花一模一样。我想,再高级的生命设计师,也设计不出如此新颖别致、令人喜爱的小精灵来。

后来,儿子一家要到城里做生意,小花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最后,只好把它送到亲戚家里寄养。可小花有个倔脾气,不愿过寄人篱下的生活,几次都挣断绳子跑了回来。老家已无人居住,院子里慢慢长出了杂草。儿子听说小花跑回家的消息,只好嘱托邻居给小花送些残羹剩饭。可邻居一忙起来难免就把这事给忘了,小花只好在村子里流浪,偶尔跑到别人家里,吃一些猪食,夜里仍回家坚守在门口,日复一日。

那年春节,儿子一家要回老家过年。我在电话里嘱咐儿子,大过年的,一定给小花带些好吃的回去,小花太可怜了。不久,儿子打来电话,哽咽着说:“爸,小花什么也吃不成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他接着说:“我们回来才发现小花倒在屋门口,不知是什么时候死的……”我一时无语,任泪水长流,挂了电话。

很多年过去了,小花的影子像老照片,在我的记忆中慢慢地褪色。有天夜里,我梦见了小花,它还是那么亲热地扑进我的怀里,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醒来时,我发现怀里抱着睡枕,心里一阵酸楚,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