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养生·广告

携手抗“艾” 重在预防

□本报记者 马晓非 通讯员 毛树存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全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虽然目前尚无彻底治愈艾滋病的有效药物,也没有有效的疫苗来预防,但由于其传播途径非常明确,主要跟个人行为有关,因此,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近日,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科副科长杨杰对记者说。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体内不断复制,持续破坏人体免疫细胞,使人体逐渐丧失抵御疾病的能力,最终导致死亡。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的潜伏期一般较长,平均为8到10年。在这一时期内,感染者没有临床症状,但是体内可以查出艾滋病病毒,并且有传染性。当人体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一些艾滋病晚期症状,在不治疗的情况下,病情会迅速发展,感染者一般在1到2年就会死亡。

很多人拒绝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交往,其实,艾滋病病毒不会经空气或一般接触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桌进食、共用碗筷,同乘交通工具,共用洗手间、游泳池、电话、办公用具,一同上课、工作等,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杨杰告诉记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一是血液传播,包括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或使用未经严格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注射、针灸、拔牙、美容等入侵人体的器械,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容易造成出血的物品。二是性传播,包括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和异性性行为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风险越大,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的风险更大。三是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会把病毒传给婴幼儿。

这3种传播途径的共同特点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发生了体液交换。也就是说,感染者的体液进入了未感染者的血液循环中。

“为了预防艾滋病,一要洁身自好,固定性伴侣;二要提倡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三要及时治疗性病。”杨杰建议,同时,要避免输入或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不和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不在不正规的机构文眉、打耳孔、修脚等,并做到远离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