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平安许昌

勇立潮头 再谱新篇

——看魏都区人民检察院如何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转型发展

远程视频庭审系统让公诉人“足不出院” 即可出庭支持公诉

魏都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工商部门清查校园周边“三无水晶泥”,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魏都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国强(右二)进校普法,向学生赠送法治教育书籍

许昌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桂平(右二)莅临魏都区人民检察院调研“智慧检务”工作,魏都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国强(右一)陪同

本报记者 李小娟 通讯员 魏巧珍 宋二歌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由魏都区人民检察院提供)

核心提示

对检察机关而言,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既是职责所系,又是时代担当。今年以来,魏都区人民检察院紧跟重大部署,突出服务大局、监督主责主业、“智慧检务”建设等重点,以办案为中心,将检察工作切实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以实际成效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转型发展。11月29日,记者来到该检察院,对此进行深入采访。

发挥检察职能,确保扫黑除恶精准有力

“对涉黑涉恶未成年被告人决不能姑息养奸……被告人李某、申某、刘某参与犯罪次数较多,建议以寻衅滋事罪判处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两年零四个月至两年零六个月……”10月11日上午,在魏都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上,针对一起涉恶势力团伙犯罪案件,应邀列席的魏都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国强提出自己的量刑建议。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此,魏都区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领导小组成员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并抽调9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办案经验丰富的员额检察官成立涉黑涉恶办案组,专业化、一体化办理涉黑涉恶犯罪案件。

为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该检察院在微信、微博、门户网站上开辟专栏,大力宣传扫黑除恶相关法律政策和典型案例,并将扫黑除恶宣传融入“法律服务五进”等日常法治宣传活动中,明确打击对象,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参与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来。

9月6日,该检察院党组成员带领涉黑涉恶办案组成员分为8个小组,分别来到辖区14个街道办事处,开展扫黑除恶宣传进社区活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政法机关扫黑除恶的坚定决心。

在办案过程中,该检察院加强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坚持和完善提前介入、引导取证、捕诉衔接、疑案协商等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司法办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打得准、打得狠、打得稳;与纪检监察机关建立问题线索快速移送、反馈机制,深挖案件背后“保护伞”;积极发挥“两法”衔接平台作用,强化与国土、住建、交通等单位联动配合,深挖涉黑涉恶犯罪线索,形成打击合力。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检察院主动提前介入涉黑涉恶案件侦查10起,批捕10起30人;受理审查起诉5起28人,提起公诉4起25人。

运用法治方式,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9月13日上午,在魏都区人民检察院六楼会议室,一场座谈会正在进行,魏都区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区工商联、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区商务局、区服务业发展局相关人员和该区8家重点民营企业负责人共聚一堂,畅谈检察机关如何更好地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促进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魏都区人民检察院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把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重要任务,找准着力点、切入点、结合点,提升服务的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打击、监督、预防、教育、保护等职能作用,努力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9月,该检察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建立检察长联系服务示范企业制度,要求检察长切实担负起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责任,每季度至少到企业调研一次,建立服务档案和走访联系台账,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适时向党委、政府提出检察建议。

其中,该检察院检察长任国强亲自分包联系了魏都区唯一一家被许昌市人民检察院挂牌“许昌市检察机关转型升级示范企业法律服务联系点”的企业河南万里路桥集团。同时,该检察院根据魏都区2018年重点项目,确定本院重点服务对象,选派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作为联络员,建立“一对一”直接联系服务机制。

任国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成立‘捕、诉、监、防、信’一体化的涉企案件办案组,开通涉企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加强涉企刑事案件的立案监督,重点查办有案不立等问题;加强与企业主管部门沟通联系,针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依法提出检察建议;严格执行办案纪律,构建‘亲’‘清’检企关系。”

护航青春,为未成年人撑起法律“保护伞”

10月16日下午,在许昌学院附属中学,魏都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国强从该校校长崔俊平手中郑重地接过法治副校长的聘书。今后,任国强将以普法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走上讲台讲授法治教育课程。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今年,该检察院在办案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创新未成年人犯罪防治途径,一方面,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选派检察官担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以案释法,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利用检察建议等形式,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切实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职责。

今年4月,该检察院联合许昌市工商局魏都分局,开展清查校园周边“水晶泥”行动,先后对辖区6所中小学校周边的商店、摊贩进行拉网式清查,严查外包装无标注厂名、无生产地址、无生产日期等“三无水晶泥”,净化和维护校园周边市场秩序,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为杜绝“三无水晶泥”、劣质玩具再现校园周边,清查结束后,该检察院对辖区中小学校周边进行了暗访,并向工商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其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从严查处,同时加强源头治理,对商家进行法治教育,告诫其从正规渠道进货,并联合教育部门对未成年人开展产品质量安全教育,消除类似安全隐患。

检察建议发出后,许昌市工商局魏都分局出动执法人员106人次,检查校园周边各类经营户91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8份,并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发动社会力量共同监管校园周边环境。

“今年7月,我们又结合近年来办理的多起校园性侵案件,综合分析其共同点、发案原因及案件暴露出的校园安全隐患,向魏都区教体局发出检察建议书,针对临时人员招聘随意性强、校园监控设备老化及监控覆盖不全面、对进校人员把关不严等问题,及时向学校及主管部门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整改落实。”该检察院未检科科长徐影说。

打造“智慧检务”,向科技要检力,向科技要效率

8月22日9时许,随着法槌敲响,一起诈骗案件在魏都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与以往不同,在此次庭审中,法官、公诉人、被告人分处法院、检察院、看守所三地,通过远程视频庭审系统,“足不出户”又“面对面”地完成了庭审全过程,这在我市乃是首次。

“大数据应用时代的到来,带动了检察工作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智慧检务’建设既是检察工作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又是检察工作的新起点。”魏都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翟永勤表示。

早在2017年,该检察院就出台了《“智慧检务”三年建设工作意见》,计划通过三年的建设,全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检察工作发展的深度融合,让“智慧检务”成为提升检察工作水平“新引擎”,努力打造“网上、掌上、实体”三位一体的“智慧型”检察院。

为应对许昌市看守所搬迁后路途遥远等问题,适应新形势下检察官办案需要,2017年12月,该检察院建成了全市首套远程视频讯问系统,在看守所和检察院之间建设了一条便捷、高效、实用、安全的“讯问高速路”,检察官在检察院即可讯问羁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

今年8月,该检察院又建设了检察院、法院、看守所三方音视频实时传输的远程视频庭审系统,突破了传统庭审模式的空间局限性。

“以往出庭,需要提前到达法院,如果被告人在押,还需要等待法警将被告人带到,花在路上和等待的时间至少要半个小时。如今,远程庭审系统的使用,可以让我们节省更多的时间放在办案上。”该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于艳彩说。

谈及今后,魏都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国强表示:“我们将结合本院实际,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检察机关业务办理智能辅助系统,推动‘智慧检务’全面应用,促进检察业务提质增效,检务管理和检务保障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