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营业执照的“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 孔刚领

“我在网上申请后,工商部门很快就审核通过了,前前后后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没想到这么快,更没想到来一次就办妥了。”11月27日,在许昌市民之家工商窗口,成女士拿到印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二维码的营业执照后激动地说。记者用手机扫描了成女士新领取的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新办企业的相关信息便一目了然。

“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尤其是如今的‘多证合一’改革,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方便了企业。” 市工商局注册科科长胡瑜玲告诉记者,“‘多证合一’,即 ‘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网归集、一档管理’,企业信息一次采集,登记机关发放营业执照后,通过信息平台将信息推送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接收信息,完成备案,并做好信息在本系统的导入、整理、分配、应用工作。”

“改革开放40年,营业执照从手写到打印,再到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办事群众,激发了市场活力。”作为一位老“工商人”,提起营业执照的变迁,胡瑜玲向记者娓娓道来。

营业执照是工商部门依法向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核发的经营凭证。20世纪七八十年代,营业执照上的关键信息是手写的。随着办公自动化时代的到来,开始有了打印的营业执照。因为组织形式不同,渐渐有了各种营业执照,包括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等。

2014年到2018年,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步伐加快,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尝到了“甜头”,一项接一项的改革举措惠民利企,让人感到暖心。

2015年9月,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开始实行;2016年10月,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证“五证合一”开始实行;2017年3月,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开始推行;2017年8月,17个部门将30个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我省开始实行“三十五证合一”;2017年10月30日,我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平台正式上线。

如今,随着“互联网+工商登记”和大数据、物联网科技的发展,工商登记实现了全程电子化。企业简易注销、证照分离改革、“政银合作”项目的实施,实现了企业办照网上申报、网上审批。

胡瑜玲说,近年来,我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间、减少办事环节、创新办事方式、优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审批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压缩企业开办手续办理时间,实现企业开办手续“三日办结”,让群众少跑腿、办成事,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工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40年风雨,小小的工商营业执照,见证着我市工商事业的发展,折射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