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春秋楼

道德的最高境界

李媛媛

从高铁霸座男的蛮横无理中,我看到了人性卑劣的那一面;从公交车互殴的粗鲁野蛮中,我看到了人性最丑陋的那一层。当一篇篇报道一次次冲击我的灵魂时,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人在做,谁在看?

画面一:面对列车长的劝解,高铁霸座男竟然口口声声地说自己站不起来。后来,细心的网友人肉出了霸座男的个人信息,这位在读博士再一次刷新了大众的认知。故事的结尾,霸座男当着全国人民的面儿向女乘客道歉,可这种道歉真的能得到大众的谅解吗?

画面二:一位看起来身体康健的老太太,在高铁上强行让一位姑娘给她让座,引起了大家的围观。老太太摆出一大堆道理给姑娘听,一开始还和颜悦色,后来开始胡搅蛮缠,当乘务员劝她离开时,她开始对乘务员破口大骂,凶神恶煞地推搡着年轻的乘务员。

画面三:北京女乘客因乘坐公交车坐过站,要求公交车司机停车,因车辆已驶出公交站,司机拒绝了女乘客的无理要求。女乘客与司机理论,车辆靠站后,女乘客并未下车,而是突然用手提的整箱牛奶砸向司机手部,导致司机在躲闪中与行驶中的车辆发生剐蹭,险酿重大交通事故。

画面四:公交车正在行驶中,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拉着车内的吊环荡来荡去,司机见状立即呵止。孩子的母亲非但没有意识到孩子行为的不妥,反而大声与司机理论,原因是司机吓坏了她的孩子,还鼓励孩子用更自由的旋转动作进行抗议。

画面五:在地铁上,一个熊孩子抓着座位上方的吊环开始“荡秋千”,高喊着“我飞了”。孩子的妈妈在一旁无动于衷,着实让周围的吃瓜群众捏了把汗。

当这些不文明行为出现在我们视野中时,我们是否会用道德这把尺子去衡量和规范它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道德的影子,可践行道德需要很大的勇气。我们都会对那些不文明行为嗤之以鼻,可选择迈出那一步的人少之又少。

任何一种文明的成长都会伴随着善与恶的此消彼长。这个世界永远都不缺旁观者,当我们热情地参与到这个世界的成长中,将文明因子植根到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时,举手投足间尽显个人气质,言谈举止中尽显个人魅力。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高尚,人类需要度过一个漫长的时期,在不断提高自己精神境界的过程中,学会自剖和反省,因为最好的道德是身体力行。面对道德缺失的社会,我们不禁继续发问,究竟——人在做,谁在看?扪心自问,你的人生属于哪个境界?

面对公共场合的不文明,甚至是违法行为,为什么大多数人选择沉默?因为大多数人的道德感止于内心,没有践行道德感的勇气,与其指责世人的冷漠,不如增加人们践行道德时的安全感。

在公交车上,当乘客与司机发生冲突时,旁观的人往往会将那种冲突感界定在自己的安全范围内。其实,如果有一个好人愿意有所作为时,大多数人还是愿意伸出援手的。可怕的是,人们往往把希望寄托在旁人身上,认为总会有人出头,何必自寻烦恼。在理想状态下的矛盾环境下,有劝阻者,有施救者,有看客,有弱小孩童,当人们的同情心被点燃时,矛盾会被集体的智慧妥善解决。那在糟糕的情况下呢?大家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集体沉默的冷漠中,任凭坏人作恶,却默不作声,最终酿成大祸。

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天真,是上善行善而忘其善。上善就是至高的善,当你在做一件好事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在做好事。灾难面前,人人都是救世主。所以,当每个人都尽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时,社会风气才会慢慢好转。

教养是一张道德名片。在公交车和地铁上玩“吊环”游戏,你能说这是一位教养很好的孩子做出的事情吗?都说对一个孩子最好的家教是言传身教,至少在这件事情上,我看到了一张并不亮眼的人生名片。

道德是医治社会集体病症的一剂良药,却不是万能药。在公众场合,在举手投足间,你的教养就是你最好的个人名片,不论何时何地,请记得擦亮自己的名片。

慎独是一种修养。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个社会是有一些集体病症需要去医治的,可社会问题终究需要个体一起去面对和解决。

即使身处摄像头没有覆盖的空间,也要学会用道德标准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一日三省吾身”,那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文明因子这件事就真的指日可待了。

永远不要小瞧个体的力量,当每个人都参与到维护社会文明这件事情时,那些丑陋的行为自然就无处遁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