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金伟 通讯员 杨公铭
“以前每月发养老金,不管酷暑还是严冬,我都要跑到银行去排队查询,现在在家通过微信就能查养老金,而且每月还有信息提醒,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市区某单位退休职工王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跟过去相比,现在多个窗口合并成一个窗口,以前办好至少需要半天,现在不到一个小时就办好了。”12月24日,在许昌市民之家人社窗口办理养老保险的吴先生满意地说,办事流程清清楚楚,工作人员服务暖心,咱老百姓办事顺心。
“人社部门作为政府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就业创业、协调劳动关系的工作部门,权力集中,又是服务型窗口部门,要想让群众明明白白、顺顺心心办事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市人社局局长杨宏杰说,今年以来,市人社局主动站位全局、履职尽责、规范权力运行,扎实推进“互联网+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放管服”改革,围绕“智慧人社”,搭建高效便捷大数据服务平台,打造“一个网站”“一个公众号”统一对外服务,真正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努力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提高服务温度——
拉近市民与政府的距离
“每年七八月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我们一天可能查验1000多份档案,经常是早出晚归,工作虽忙,人却很充实。”这是记者在许昌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室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话。“很多人都是从外地来调档案,来回一趟不容易,我晚一会儿下班没事,不能让人家白跑一趟。”该中心工作人员说,在这里,接收档案、登记造册、电脑录入、档案上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很容易消磨掉年轻人的激情和爱心。
有些工作人员在机关待的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一些机关思维,有了衙门作风,对待群众倨傲冷漠。“人社部门作为民生事业的主阵地、主力军,办理很多与老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业务,服务窗口众多,与群众直接接触的机会多。我们应当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窗口意识、争创意识,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杨宏杰说。
为方便大学生报到,今年6月,市人社局“许昌人社”微信公众号正式推出了毕业生档案查询功能。大学生毕业后,可以先通过该系统查询档案是否入库,确认入库后即可到窗口办理报到手续,一方面避免了大学生反复电话查询或因档案未入库白跑一趟;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接听电话、接待到场查询的工作量。该功能上线不足半年,查询量已近9万人次,大大方便了大学毕业生报到工作。
今年11月,“许昌人社”微信公众号又推出了手机查询养老金业务,实现了全市居民、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约87万人养老金的在线查询。想了解每月养老金发放信息,只需微信关注“许昌人社”订阅号或者“许昌智慧人社”服务号,每月养老金发多少,在家动动手指就可以查询。如果关注了“许昌智慧人社”服务号,查询后绑定微信,每月不用主动查询就能收到养老金发放提醒信息。该功能上线后受到不少市民的欢迎,表示“许昌人社”越来越亲民,服务越来越有温度了。
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5G通信等新科技的推广应用,“互联网+政务”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政务服务。“我们运用‘互联网+’对人社领域各项业务进行重塑和再造,打破信息孤岛,整合各类资源,实现了人社工作一站式服务,通过提高服务温度,拉近了市民与政府的距离。”杨宏杰说。
缩短服务距离——
“互联网+”服务高效又便捷
以前,人社信息分散在各业务系统中,彼此不共享,致使群众到人社部门办理业务,需要到不同科室、单位,填写各种表格,加盖各种公章,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各部门信息不联通,导致办事群众要反复跑。今后,只要登录市人社局官网,以前许多“跑断腿、 磨破嘴”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为了更好地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给劳动者提供更便捷的投诉渠道,在以往来人、来电、来信等投诉渠道的基础上,市人社局近期上线了“许昌市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平台”。关注“许昌人社”微信公众号,通过“劳动维权”板块,即可进入“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平台”。该平台对劳动保障监察的“受理范围”“投诉须知”“投诉流程”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确定属于劳动保障监察受理范围,即可进行网上投诉。用户投诉时只需提交本人及被投诉单位的基本信息、案件详情、主要诉求及上传相关证据照片,即可完成投诉。
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各县(市、区),各县(市、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指定有专人负责举报投诉的办理。投诉案件每完成一个环节,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该平台向投诉人微信推送案件进度信息,投诉人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投诉办理进度查询。
如今,已经上线的“许昌人社”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工作信息发布、部分业务查询及劳动维权投诉等功能,距离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努力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已不再遥远。
倒逼服务质量——
提升为民服务速度
今年3月12日,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我市2018年人社工作的“路线图”,印发了“八个专项行动方案”,旨在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工作开展,推动新时代许昌人社事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许昌人社”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就是其中之一。
搭建“许昌人社”公共服务平台是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我们要牢固树立改革意识、为民意识,根据平台建设各阶段工作要求,确保任务分解到人,建立任务清单,制定具体举措,明确完成时限,保证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杨宏杰说,市人社局还建立了督察工作机制,在年底考核中,对推行业务线上办理等工作先行一步的科室、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消极应付、研究不深不透的科室、单位,在年底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借此建立倒逼机制,提升为民服务速度。
在许昌市民之家一楼养老保险窗口,一面写着“心系企业解难题,情牵职工送温暖”的锦旗引来不少人关注。这是市商务局物资企业破产清算管理组送来的。在此之前,为保障市商务局下属8家破产改制企业492名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及时解决职工欠费补缴问题,市社会养老保险中心职工管理科的7名工作人员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在保障前台三个窗口正常办理业务的前提下,后台一人同时打开多台电脑、一台电脑打开个多个系统界面,让人、机、系统的经办效率充分提高,共计出具补缴单据1051份,计算养老保险历史欠费3906万元。
市人社局情牵职工、务实经办、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参保企业和职工,受到了高度赞许。
“面对新的时代、新的矛盾、新的挑战,我们更要不断加强学习、转变作风、优化模式、提高效率。一声谢谢、一面锦旗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激励和期待。”市社会养老保险中心职工管理科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