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鄢陵新闻

让法治的光辉洒满花都大地

——鄢陵县开展依法治县工作纪实

鄢陵县司法局和鄢陵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李学民 摄

□本报记者 冯子建

通讯员 李学民

郡县治,天下安。

从全面构建法治宣传大格局到大力实施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从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到扎实推进法治鄢陵创建工作……近年来,鄢陵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工作大局,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为导向,以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为重点,以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法治文化建设和法治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快依法治县进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四个强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精心部署,

构建全面治理大格局

镜头:“只有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才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日前,市普法讲师团成员、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彭胜利来到鄢陵,为该县60余名科级干部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法治教育课,取得了良好效果。

措施: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中共鄢陵县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近年来,鄢陵县先后多次召开高规格的依法治县工作会议,对依法治县工作、“七五”普法工作目标任务进行部署。

“我们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举措,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党政综合考核和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完善年度述职述廉述法等制度。”该县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县各级各部门均成立了依法治理办事机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进、人大和政协监督、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法治建设大格局,织密了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的法治建设网络。

同时,该县还将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纳入文明创建目标管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体系,对部分镇、县直单位、学校等开展情况进行督察考核,现场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建立了一支由68名机关干部、法律工作者组成的普法联络员队伍,组建了“鄢陵县普法讲师团”,有效促进了该县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

优化载体,

打造法治文化主阵地

镜头:一辆辆载着大喇叭的汽车来回穿梭,田间地头的秸秆禁烧标语格外醒目……秋收时节,在鄢陵县广大乡村出现的大喇叭广播,循环播放《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法律工作者现场向群众讲解秸秆焚烧的危害性,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法治熏陶。

措施:为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近年来,该县将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阵地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打造高层次、高水平的法治文化建设基地。

在创新法治宣传载体方面,一方面,该县充分利用“普法微信”“普法短信”等,开展“指尖法治宣传教育”;编印《法律便民手册》等,开展“阅读法治宣传教育”;利用“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大喇叭”“法治讲堂”,开展“视听法治宣传教育”;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开展“趣味法治宣传教育”;利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基地,开展“校园法治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该县公、检、法、司机关利用司法办案优势,以案件审判、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平台,采用以案释法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去年以来,该县重点打造了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橱窗等,大力实施法治文化“一地一品”示范工程,开展城乡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宣传阵地建设,推动在景区、车站等公共区域建立完善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建成了一批规模大、影响大,有品位、有特色、有亮点的法治文化阵地。

依法行政,

法治政府建设加速度

镜头:“县政府和谐征迁、文明征迁,补偿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早拆不吃亏,晚迁不沾光,整个征迁工作公开透明,老百姓双手拥护。”近日,居民刘红涛说起汶河东、西两侧的依法征迁工作,感触颇深。

措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近年来,鄢陵县逐步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强化行政执法问责,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同时,该县建立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业律师团队作为政府法律顾问;在311国道改造等城建项目建设中引进专业律师团队,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力量,有效提升了政府的法治权威。

在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同时,该县还稳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公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缩短具体行政行为办理时限,核减115项行政权力事项,大大加快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步伐。此外,该县还印发了《关于成立鄢陵行政调解委员会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单位的行政行为,严格执法程序,推行综合执法,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扎实开展。

在履行政府法定义务方面,该县扎实做好行政诉讼工作,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制度,强化各级行政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着力推进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化建设,从决策、执行、监督等3个层面探索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加大对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等的监督力度,切实做好依法行政和服务执法建设工作,努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强化保障,

法治鄢陵创建展新貌

镜头:近日,鄢陵县望田镇黄家村文化大院内,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这是该县正在举行“全省民主法治村”授牌仪式。2018年,黄家村由于民主法治建设成绩突出,社会治安环境良好,被省普法办、省司法厅、省民政厅联合评为“全省民主法治村”。

措施: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在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同时,该县将法治宣传教育与依法行政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法治鄢陵建设,重点在建设法治政府、提升司法公信力、建设法治社会等方面下功夫,营造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该县深入开展民主法治乡村(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安陵镇南街社区和柏梁镇姚家社区两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典型示范作用,全面提升创建数量和质量。除此之外,该县还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清理整治,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度、过错责任查究制度和案件评查制度,用制度严约束,以制度促规范,有效促进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该县逐步完善了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在重大项目实施前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做到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不断拓宽法律服务渠道,积极为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提供法律服务。如今,该县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各类违法犯罪案件明显减少,处处呈现出国泰民安的幸福生活新面貌。

法者,治之端也。站在法治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鄢陵县将坚持依法治县理念,秉持法律准绳和法治方式,传递法治精神,创建法治鄢陵。未来的花都大地,必将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经济加速发展的幸福美丽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