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今日魏都

产才融合:魏都高质量发展“加速跑”

本报讯(记者 许廷合 通讯员 赵延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魏都区持续深化“人才强区”战略,深入实施“许昌英才计划”,通过充分发挥产业载体多元、特色产业集聚优势,推动人才发展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出“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的产才融合新格局。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抓高层次人才。”魏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申健民表示,在人才竞争白热化的今天,魏都区要想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就必须在人才集聚上走在前列,并且能够不断地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

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践中,魏都区坚持把人才规划与产业发展统筹布局、与产业计划整体部署,通过大力落实“许昌英才计划”,健全柔性引才机制,积极围绕魏都区五大产业园区布局创新链、人才链,人才引进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目前,魏都区已建成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2年来,魏都区成功引进了郑健龙院士等9个创新创业团队和200多名高层次人才。而这些英才为魏都区带来的产业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创造年产值18.73亿元。

为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汇聚高地,除了抓引进外,还要抓培育。近年来,魏都区坚持引育并重,充分挖掘本土人才潜力,突出培养企业家人才,大力培育拔尖人才,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有效激活了本土人才的“一汪活水”,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区领导来公司调研时,不是问我工作干得怎么样,而是问我过得好不好?这一点儿让我尤为感动。”2018年12月28日,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里交科副总经理姚运仕谈到在魏都区的感受时,特意讲了这样一个细节。为了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魏都区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的通知》,在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待遇的同时,专门为高层次人才开辟了绿色通道,让他们在住房、医疗、保险、孩子上学等公共领域享受“一站式服务”,确保人才来得放心、干得舒心、留得安心。

人才发展以用为本,引才的根本目的是用才。在坚持引才“按需下单”、产才“无缝对接”的同时,魏都区大力开展专家人才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充分发挥人才的智力优势、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等,引导人才服务社会、服务发展、服务基层,如魏都区精心打造的“糖豆妈妈讲故事”项目,在2018年河南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金奖。据统计,近两年来,魏都区共开展人才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直接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