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建
吉鸿昌是历史名人,也是我仰慕的爱国将领。少年时代,我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了《我是中国人》。从那时起,平民将军高大的形象就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吉鸿昌将军的家乡扶沟县与我的老家距离很近,仅一河之隔。去年深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拜谒了吉鸿昌纪念馆。
当落日的余晖掩映西天最后一片云彩时,我们的车子进入扶沟县城。汽车行驶在宽阔的鸿昌大道上,我在心中默诵着将军慷慨就义前用树枝写在地上的诗句: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休。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10多分钟后,两架退役的军用飞机扑入眼帘,吉鸿昌广场到了。
我踏着新铺的地砖拾级而上,来到吉鸿昌铜像前。青铜铸造的吉鸿昌塑像,巍然屹立,将军双手交叠在背后,深邃的目光眺望远方,双唇未启,神态自然。
穿过长长的石阶,就进入主馆区的瞻仰大厅。大厅西墙上,正是人们熟知的将军在从容就义前写下的绝笔诗。重读将军写于80年前的诗句,我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大厅正中央,是一组长24米、高2.5米的10多块大型浮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将军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沿瞻仰大厅向东走,来到第一展厅。展厅内,细分为少年时代、戎马倥偬等时期,展出了将军使用过的耙子、茶壶、钢笔等物品。一件件珍贵的历史实物,浓缩了将军的人生轨迹和生活点滴。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展馆北墙上将军讲学的一幅油画:身着蓝色长衫、手握书本的吉鸿昌,正站在一群青年学生中间,为同学们讲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第二展厅南墙上挂着收复多伦多失地的模拟沙盘,让人耳目一新。打开电源,飞机轰鸣,炮声震天,我仿佛穿越80多年的漫长岁月,置身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枪林弹雨中感受战争的残酷,在血雨腥风中体味生命的脆弱。在这里,我看到了那块“我是中国人”的小木牌,感受到了英雄的铮铮铁骨和民族气节,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敬仰之情。
步入第三展厅,“当官不许发财”的话语今天听来依然振聋发聩。将军一句朴实无华的话,犹如镌刻在坚石上的碑文,深深地印在我心中,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展厅内,将军慷慨赴死的模拟场景令人动容:他身披斗篷,脸庞瘦削,目光坚毅,从容不迫地走出监狱,昂首挺胸走向刑场……
步出展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蓦然回首,已是暮霭四起,吉鸿昌将军的青铜塑像在苍茫暮色中更显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