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从脚下起,脚暖全身暖。冬季,不少人手脚冰冷,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用于养生再合适不过了。睡前用热水泡脚,既可以御寒,又能改善睡眠。然而,泡脚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糖尿病患者长时间泡脚可能引起皮肤皲裂,使细菌侵入引起感染。而且,泡脚后如果没有进行保湿处理,还会使皮肤干燥。那么,“糖友”冬季泡脚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提醒大家的是,‘糖友’泡脚时如果感到舒适愉悦,并且脚部没有任何皲裂或伤口,才可以泡脚。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20分钟为宜,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低血压以及体质虚弱者泡脚时间更是宜短不宜长。”1月11日,许昌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孙迪告诉记者,“糖友”长时间泡脚,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容易引起疲乏、出汗过多,甚至会引起虚脱。
泡脚时水温要适当,最好在37℃左右。一般人泡脚水温在40℃左右会感觉很舒服,但这个温度可能会给“糖友”,尤其是合并血管病变的“糖友”带来烫伤,因为糖尿病患者末梢血液循环较差,会使热量聚在脚部不容易疏散。同时,由于末梢血液循环差,糖尿病患者对温度感觉不敏感,泡脚时应时刻注意皮肤颜色变化,避免被烫伤。对此,家人应为其试水温,如果没有家人帮忙,可以用水温计测量温度。
孙迪提醒,泡完脚后,“糖友”最好用白色的软干毛巾擦拭,以便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脓迹。另外,每次泡脚前后,应仔细检查脚部,一旦发现脚部肤色变暗、红肿、干裂等,应及时就诊。
□本报记者 马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