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鄢陵新闻

实施全域绿化建设森林城市

“六大工程”为鄢陵全域添绿

本报讯(记者 冯子建)百里花卉长廊渐次延伸,70万亩平原林海有序铺开,五彩大地景区内百合竞放……1月6日,尽管已是隆冬时节,但是记者走进鄢陵,看到的仍是花木之乡的勃勃生机和绿意盎然。

与此同时,岁末年初的苗木交易仍然红红火火。在大马镇任营社区的苗木地头,货车排起长队,工人们忙着搬运苗木,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这是从外省引进的红叶石楠,培育成功后种植面积近千亩。”任营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好平说。

郁郁葱葱的绿色美景和红红火火的苗木交易场景,得益于鄢陵县以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国土绿化和全域生态美化“六大工程”(绿色花木产业转型工程、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中华生物园建设工程、城区绿化美化工程和森林康养建设工程),想方设法护绿,千方百计兴绿,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与绿色经济并行,美丽乡村和美丽经济并行,绿满鄢陵和多彩鄢陵并行。如今,绿色发展已成为鄢陵的一张亮丽名片。

为确保绿化提速行动和在建设“森林河南”中走在全省前列,近年来,鄢陵县投入大量资金,深入推进绿色花木产业转型工程,以国储林3.5万亩建设为载体,新增花木面积5万余亩,改造传统花木种植区1万亩,同时,大力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着力建设生态廊道1.51万亩(其中包括3个高速公路路口绿化面积300亩)及500亩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确保该县12个镇386个行政村绿化美化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该县还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中华生物园2.6万亩,包括林业科技城、长寿山公园、世界蜡梅园等龙头项目。此外,该县还大力实施1000亩的城区绿化美化工程,重点在城区建设50个公园,每个行政村建设3至5个小游园,达到城区乡村同步推进全域绿化亮化的目的。

借助“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落户鄢陵的东风,鄢陵县充分发挥生态、区位优势,大力实施森林康养建设工程,陆续签约了20多个康养项目,强力推进鹤鸣湖康养核心区、健康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目前,该县已有3个森林康养基地、7个省级森林特色小镇、20个省级森林乡村、23个市级绿化模范村,全域生态绿化美化面积达到13.95万亩。

从依花名县到生态立县,从庭院式分散种植到集群化发展,鄢陵以花为媒全面开花,见缝插绿,应绿尽绿,环境变了样,群众也有了满满的幸福感。“我们这里是长寿之乡,在这里生活真的很幸福。”居民马晓东高兴地说。

“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下一步,我们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森林城市,形成‘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繁荣三产’的新时代鄢陵发展模式,让绿水青山满鄢陵,金山银山满花都。”鄢陵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