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晓非 通讯员 魏犁影
我市率先在全省建成了贯通市、县、乡的急危重症三级救治网络,搭建了远程医疗信息平台。该平台自投用以来,我市累计救治患者4135人次,患者恢复良好率达92.11%。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每年新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万多名,因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者7000余名,约占全市年死亡人数的1/4。
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市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以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两个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病种为切入点,构建急危重症三级救治网络,搭建远程医疗信息平台,探索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上下联动”的医疗模式,着力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和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为分级诊疗制度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基础。2018年,我市作为河南省唯一地市在全省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在急危重症三级救治网络的构建过程中,我市坚持政府主导、全域覆盖的原则,将其列入政府民生实事,以市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关于构建急危重症三级救治网络的实施方案》,建立市级救治中心1个、县级救治分中心6个、基层救治网点100个。
时间就是生命。通过提升院前急救能力、搭建远程医疗信息平台、开辟院内急危重症就诊绿色通道,我市着力加强救治能力建设,优化急危重症救治流程,推动各救治节点全程无缝衔接、一体化治疗。
在突出三级网络和信息平台救治功能的同时,我市强化远程诊疗功能、人员培训功能和健康教育功能等,做到网络平台的多元化应用,并进一步扩大三级救治网络的网点覆盖面和病种覆盖面,让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