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鄢陵新闻

智慧健康养老 助力幸福晚年

——看鄢陵县如何打造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

蓝卡智慧健康养老机构内景一瞥 刘建勃 摄

老人在养老院开心用餐 刘建勃 摄

环境优美的蓝卡智慧健康养老机构 王海俊 摄

□本报记者 冯子建

通讯员 惠高照

1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全国第二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鄢陵县荣获“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称号,安陵镇、马栏镇、陈化店镇被评为“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镇”。

近年来,借助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智慧健康养老已成为老龄事业与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在互联网大潮背景下,鄢陵县审时度势,主动作为,以养老资源集中的医院、专业养老社区、镇敬老院3种服务主体为核心,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大上”的信息技术,进一步优化智慧健康养老信息化平台和智能终端设备,实现养老资源共享,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探索公建民营,盘活社会资本

1月26日上午,在马栏镇养老院生活的刘大秀轻轻一按“电子保姆”呼叫器,几秒钟后,话筒里传出甜美的声音:“您好,这里是祥鹤居养老服务公司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呼叫网络平台,请问有什么能帮您的?”“‘电子保姆’呼叫器,一按就能拨通,真是方便,很适合老年人使用。”刘大秀高兴地说,这样的“电子保姆”呼叫器使用方便,简直就是为像她这样患有冠心病的老人“私人订制”的。

近年来,鄢陵县创新公立养老院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引入民营资本,实现了养老资源与社会资本的整合共享。作为该县最大的综合服务型养老院,马栏镇养老院就是该县探索公建民营,盘活社会资本,助力养老机构发展的一个缩影。

变则通,通则达。近年来,面对公办养老机构人才和硬件设施配备落后、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滞后等局面,鄢陵县积极引进民间资本,探索养老院公建民营模式,一方面,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对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增加护理人员,使得公立养老院长期以来硬件设施差、服务水平低的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运营模式,不仅能够让入住老人获得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还进一步放大养老服务资源,辐射到周边地区老人,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集约化高效利用。

“养老院实行公建民营后,进一步扩大了规模,完善了硬件设施,配备了多种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极大地提升了养老服务质量,有效地解决了政府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也为有意投资养老产业的社会资金开辟良好通道,使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得到有效整合,达到了市场化、灵活性的运营效果。”马栏镇养老院相关负责人说。

整合医疗资源,医养结合助老

今年67岁的刘艳芬在怡康苑护理院已经生活一年多了。现在,她每次出门都戴着一个智能腕表。“按一下就能看见血压、心跳,用着特别方便。”刘艳芬说,自己是马栏镇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镇建设的第一批受益者。

刘艳芳告诉记者,智能腕表除了可以随时监测血压、血氧、心率等基本健康数据外,还设有一键呼救、亲情拨号等简易操作功能,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保障。“俺如果通过腕表呼救,社区医疗团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赶到家中,确保能够及时施救。智能腕表成为老年人身边的健康‘守护神’”。刘艳芬高兴地说。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近两年来,鄢陵县因地制宜,以本地养老资源较为丰富的医疗机构为切入点,通过探索医养结合的智慧健康养老模式,实现医疗资源和养老服务无缝对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就是鄢陵县中心医院牵头建设的怡康苑护理院。该护理院作为鄢陵县首家专业医养结合养老综合体,总占地面积80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共有7栋养老护理楼及部分附属用房,仅养老床位就有1000张,医养结合床位200张,是一家集医护、养老、休闲、娱乐、学习于一体的高品质园林式养生康复护理中心,真正实现了医疗和养老的成功“联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怡康苑护理院按照养老功能分为“医养中心、居家养老、集中养老、旅游休闲体检养老”等四个区域,分别由鄢陵县中心医院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撑,郑大一附院、二附院、五附院医联体专家担任医疗、康复顾问,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康复、助餐等多种养老服务。与此同时,怡康苑护理院还与鄢陵县中心医院在数据信息、人员交互等方面实现了无缝衔接,开发建设了智慧T8健康小站、医生工作站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康复设备等10类智慧医疗产品,能够为老人提供疾病诊治、慢性病管理、临终关怀等全方位的医养服务,满足不同老人的个性化养老需求。

推进服务分层,重构资源分配

怡康苑护理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祥鹤居养老服务公司……随着健康养老观念日益深入人心,鄢陵县精心打造了一大批专业的养老机构,养老设施完善,护理人员充足,然而,由于养老服务设施仅为内部居住的老人提供服务,导致优质养老资源利用率严重不足,没有形成“蝴蝶效应”。

为了让专业养老机构的优质养老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形成资源分配均衡、合理的格局,鄢陵县通过推进服务分层,使专业化养老机构推出亲民的养老服务,惠及周边老人。以安陵镇为例,该镇全力构建以医院资源为核心、机构为依托、社区为主体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形成颇具特色的智慧健康养老“1+N”模式。“1”是指以鄢陵县中心医院牵头设立的怡康宛养老机构即医养结合养老综合体为核心,集中为居家老人提供慢性病管理、疾病诊治、健康咨询等专业服务;“N”是指养老机构提供的日常照护、休闲娱乐、助餐助浴等多项养老服务。

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开发方面,鄢陵县积极推广智能终端设备,接入智慧养老云平台,推广养老服务网上平台,并配备紧急呼叫、防走失设备、智能体验设备等智慧养老产品;同时,还为周边居家老人配备老人手机和智能App,借助智能设备的引进和智慧云平台的链接,使老人们能够享受到生活照顾、家政保洁、送餐洗浴、慢性病管理等多项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养老资源的共建共享,确保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

“当周边居家老人有服务需求时,只需操作手中的终端设备,就能把求救信息通过线上云平台传送给养老院或养老服务公司,由养老服务公司指派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通过推动医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鄢陵县为老人们提供了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的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广覆盖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鄢陵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称。

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一机在手,服务上门”。近日,家住陈化店镇西明义社区的王智兰老人,通过手机App下单了助餐助浴生活照顾服务,系统平台迅速派单出单,十几分钟后,工作人员来到老人家中,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王智兰享受到了幸福养老生活,依托的是鄢陵县日益完善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该县借助12349服务热线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提供的综合性养老服务项目,构建覆盖全县的居家养老服务呼叫网络体系,并大力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产品,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尤其是该县自主研发的养老服务流动车,还能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日常健康护理、精神慰藉、常见病上门诊治等居家养老服务,有效地解决了老人出门难、就医难问题。

养老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优化智慧养老设备,还需要在服务上做细做实,只有如此,才能赢得市场和老人的认可。“智慧技术是手段,智慧健康养老的核心仍在服务本身。”鄢陵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养老要以养老服务为中心,其目的应该是从服务端方便老人。鄢陵县针对不同老年群体推出了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方案,例如,智能床垫针对失能、生病、半自理的老人,智能药盒针对记忆力差的老人;此外,还会向孤寡老人群体推出可置于腰带上的行为监测设备。

所谓智慧养老,养老是核心、是“皮”,智慧是“毛”,有了一块扎实的“皮”,才能有鲜亮的“毛”。也就是说,技术手段易得,关键是要通过技术把养老服务体系搭建和完善起来。目前,鄢陵县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在技术基础层面,鄢陵县要搭建一个统筹全县养老资源的智慧健康养老云平台,推广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智能终端,实现传统健康养老产业的智慧化升级;在健全发展要素方面,鄢陵县制定出台了《鄢陵县全域养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作出全局规划,并以安陵镇、陈化店镇和马栏镇作为示范镇,以智慧云养老平台和12349居家养老呼叫平台为核心,通过养老智能终端与居家老人实现无缝对接,打造特色鲜明的智慧健康养老模式,促进当地传统健康养老模式的智能化升级提升,并将养老资源辐射周边地区,达到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效果,为老人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优质高效服务,形成“三联一体、智慧链接、多点辐射”的智慧健康养老模式。

在鄢陵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智慧健康养老的概念包括智慧助老、智慧用老、智慧孝老,而现在在助老上的实践较多,在用老、孝老方面则要逐步加强。“借助智慧信息技术手段和老人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交流,这对于智慧健康养老而言也很重要。”该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