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就业创业

今年我市职业能力建设工作这样干

本报讯(记者 胡晨)3月11日,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今年我市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目标敲定,全年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培训企业在岗职工4.5万人,新培养高技能人才4600人,全市技工院校招收学制新生2000人以上。

在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在贯彻落实《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我市将组织技工院校和重点企业,采取校企合作、委托培养等方式,积极为企业培养急需紧缺技师、高级技师,带动整体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我市将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全年培训企业新型学徒1000名;支持高技能人才领办或创办技能大师工作室,搭建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发挥高技能人才在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组织技术攻关、实施精品工艺和带徒传艺等方面的作用,全年新建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按照“技能强民”的工作思路,我市将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制订2019年度工作方案,发挥技工院校“软实力”的支撑效应,积极参加省人社厅开展的职业院校师资境内外研修培训和高技能人才“金蓝领”技能提升项目。我市将着力推进全省职业培训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应用,加快职业培训网络管理学院建设,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信息化、精准化水平,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为提升技工教育办学质量,除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外,我市还将引导技工院校大规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支持技师学院扩大高级工以上学制教育规模,技师学院高级工以上在校生规模要保持在60%以上。此外,我市还将加强技工院校行政、教学管理、安全管理和学生顶岗实习规范管理工作,将“互联网+”引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全过程;规范招生宣传管理,落实好技工院校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严格资助管理流程;加强教材和教研工作,坚决治理盗版行为。

在抓好职业技能竞赛和舆论宣传工作上,我市将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进一步促进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岗位成才,促使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积极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做好日常宣传,组织“7·15”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宣传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

在强化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和服务上,我市将严格落实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制度,严格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程序,强化质量督导,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的年度检查和质量评估,加大职业技能鉴定违规违纪行为查处力度,重点查处虚假鉴定和超范围鉴定等问题。

为推进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健康发展,市人社局不仅将规范学校异地办学、招生宣传和收费行为,还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质量监督,落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年审制度,推动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规范办学、诚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