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天地之精华,壮民族之体魄。”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城市生活压力大、空气污染严重的当下,在森林里静心、养肺成为人们摆脱城市病的绝佳选择,森林旅游由游山、看水、赏景向健康养生转变,森林康养也开始受到关注。
城市钢筋水泥隔断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城市病。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回归自然,才能更好地保证健康。森林康养就因此而生,这一健康理念起源于德国。19世纪40年代,德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形成了最初的森林康养概念。目前,这一概念在我国仍然处在初期发展阶段。
2016年以来,国家和各地政府多次举行森林康养研讨会,成立研究中心,出台政策和意见,积极推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截至目前,中国林产协会已经选出了四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其中在第四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中,河南省入选了15家。
发展森林康养事业不仅是要利用森林,还要回馈森林,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如今,森林康养逐渐成为“健康中国”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林业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这一集旅游、养老、医疗等健康服务于一体的全新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本报记者武芳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