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社会新闻

天暖换装季 干洗生意旺

本报记者 朱庆安

近期天气转暖,市民穿了一冬的羽绒服等保暖衣物纷纷下身,干洗店生意也迎来了旺季。

干洗机运转不停歇、工作人员熨烫忙不停……3月28日,记者在市区建安大道的一家干洗店内看到,店内衣架上挂满了洗好待取的衣物,干洗机仍忙着不停地运转。这家干洗店张姓店主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是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干洗的主要是呢大衣、羽绒服等冬季衣物,每天接单三四十件,业务量比春节前增加了一倍以上。

“不好意思,这两天生意比较忙,你的衣服还没有洗完,过两天再来取吧。”当日,陈女士被这家干洗店店主告知,由于近段时间来洗衣服的顾客比较多,她拿去的大衣没有洗完,需过两天再来取。

市民李小梅正在取刚干洗过的两件呢大衣。她说:“这些冬天的大件衣服购买时都不便宜,如果在家里洗,不管是用手洗还是机洗,都担心会对衣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实际上,有些呢大衣穿得时间久了,上面会粘着大量毛发,领口和袖口也有明显污渍,这都会给干洗店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对于一些特殊的污渍,例如胶水、果酱、墨水渍等,我们会事先声明,不能确保一定能清洗干净。”这家干洗店店主介绍,还有些衣物经专用洗涤剂清洗后,领口、袖口有可能会褪色,这些他们也会及时跟顾客说明。

在市区另外一家干洗店,记者发现店内同样挂满了各类已经洗好的衣物。“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花点儿钱做干洗有助于服装款型和面料保护,比在家里水洗效果更好。上千块钱的一件羽绒服,人们也不在乎花些钱干洗一下,多穿两年都有了。”这家干洗店店主说,他的店里清洗羽绒服的价格在30元至60元不等。

干洗衣服多,干洗店也难免出现差池,引起的纠纷也随之增加。市消协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洗衣前,消费者要了解清楚洗衣店的口碑,不同的洗衣店在洗衣设备、员工素质、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要注意选择信誉好、服务质量高、有经营资格的洗衣店。送洗中,消费者应仔细检查送洗衣物,除确认衣物附件、饰物是否齐全外,对衣物本身所存在的缺陷,以及就衣物特殊部位的特殊处理要求等内容,可以在发票或服务凭据上注明,双方签字确认权责,最大限度减少纠纷的发生。此外,消费者在清洗高档衣物时,可以选择保值洗涤方式,与店家作出书面约定,出现纠纷时可有解决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