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新闻

“1151”庭院治理工作法:

破解难题扮靓家园

本报记者 付家宝

4月5日,天气晴朗,家住魏都区北大街道办事处西湖社区煤机厂北家属院的李凤莲老人,像往常一样搬上小马扎,带上一杯温开水,来到小区大门口与几个老姐妹聊天儿。

“我在这儿住了20多年了,俺们这个院子,过去是脏、乱、差,如今是美、洁、净,路平灯明环境好,在这儿生活,真是没啥说的。”李凤莲高兴地说。

借助我市大力开展的“四改一增”工程的东风,去年,该家属院得以提升改造。疏通下水道,增加化粪池,铺设路面,消除卫生死角……提升改造后的煤机厂北家属院环境优美、安全舒适。

煤机厂北家属院是一个无主管庭院,住户以中老年人居多。小区环境提升改造后,如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北大街道办事处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北大街道办事处西湖社区依据庭院情况,倡导多元协商共治,探索实践出了无主管庭院治理“1151”工作法,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据了解,“1151”庭院治理工作法:“1”即小区(楼院)成立由楼栋长、老党员、热心人等组成的议事委员会,并根据各自工作分工,每周下沉到居民家中进行一次深入走访,收集居民对小区公共事务的意见、建议,并对收集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协商解决;“1”即按照“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立议,无事不议”的原则,确定每月下旬的周四为议事日,召开一次居民议事会议,全力推进居民自治、民主协商;“5”即小区(楼院)推行党员服务、楼院长服务、志愿者服务、上门服务、微笑服务;“1”即小区(楼院)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居民议事会、述职会议和表彰会议,向居民代表汇报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并接受居民的评议和监督。

“1151”庭院治理工作法犹如一剂良药,给无主管庭院治理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居民通过成立自治机构,用制度管理家属院,现在,煤机厂北家属院不仅变得干净漂亮了,而且居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邻里纠纷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大家亲如一家人,和和睦睦的生活,幸福指数大大提高,真好!”该家属院“院长”李桂欣开心地向记者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