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养生

抓住长高黄金季 为孩子长高助一臂之力

主讲专家:许昌市中心医院儿科二病区主任田霞

□本报记者 马晓非

春天孩子生长激素分泌增多

“孩子要长高,首先需要补钙。而想要促进钙吸收,必须有维生素D的协助。晒太阳、接受紫外线照射,是获取维生素D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促进胃肠道对钙的吸收,使孩子骨骼长得更好、更快。”田霞对记者说,在一年四季当中,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最高。因此,孩子在春天补钙更容易吸收,也更容易长高。 此外,人体生长激素在春天分泌旺盛。传统医学强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也不例外。春天,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功能、消化功能都明显增强,儿童内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为儿童身高的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让孩子长高,要注意这些问题

“决定孩子身高的,先天遗传因素占2/3,后天环境因素占1/3。因此,并不是说父母个子矮,孩子就一定长不高。通过有效的后天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孩子身高的先天不足。”田霞告诉记者,睡眠、营养、运动等是影响孩子身高的后天因素。

保证充足睡眠和规律作息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均可导致中年人大脑老化,而贪睡的婴儿则更容易长高。这是因为绝大部分生长激素是在夜间熟睡状态下分泌的,深睡眠时间越长,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就越多,孩子也将长得更高。如果影响了孩子的夜间睡眠,就会直接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孩子身高的增长。

田霞告诉记者,孩子的生长激素在23至24时进入分泌最旺盛的时段,但必须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下。一般来说,孩子从入睡到进入深度睡眠状态需要45到60分钟,为了不错过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孩子最好在22时前入睡。

补充钙、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补充钙。钙是骨骼生长的基础。春天孩子生长发育速度加快,钙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家长应让孩子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

推荐食品:牛奶及奶制品、豆制品、鱼、虾、芝麻等。

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是长高的要素。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胶原蛋白等更是构成骨骼的有机成分。因此,蛋白质不仅是生命构成的基础,而且是身高增长的重要营养素。

推荐食品:牛肉、猪肉、鱼、虾、鸡蛋、牛奶、豆腐等。

补充维生素。维生素可促进钙质吸收,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维生素A、C能增强孩子抵抗力,维生素D有助于钙质吸收,从而促进孩子身高增长。

推荐食品:新鲜蔬果,如白菜、胡萝卜、黄瓜、番茄、橘子、香蕉、苹果、葡萄等。

补充矿物质。矿物质含量是否充足对骨骼生长非常重要,合理摄入各类矿物质对孩子身高的增长意义重大。

推荐食品:动物肝脏、牛肉、羊肉、蛋黄、牡蛎、虾、蟹、贝类等。

常做跳跃和拉伸运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使骨骼生长更旺盛,从而促进孩子身高的增长。“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应常做跳跃和拉伸运动。”田霞提醒。

常做跳跃运动,如跳跃、跳绳、打篮球等,能牵拉肌肉和韧带,刺激软骨增生,对脊柱和四肢骨骼的增长有很大帮助。

常做拉伸运动,如引体向上、游泳、伸展体操等。游泳可使全身各个部分得到充分的舒展和锻炼。引体向上可拉伸脊柱,促进脊柱骨的生长。

孩子比同龄人矮得多要及时治疗

当然,也不排除有这种情况:父母个子很高孩子却偏矮,孩子睡眠充足、营养良好却长不高。“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同龄人矮10厘米左右,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厘米,很可能是得了矮小症。”田霞提醒。

目前,我国儿童矮小症的发病率约为3%,4到15岁患儿中需要治疗的约有700万名,但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儿连3万名都不到。还有不少家长误将“矮小”当成“晚长”,存在侥幸心理,以至于错过矮小症的诊治时期。对于此类患儿来说,身材矮小的常见原因是生长激素缺乏或生长激素活性不够,如果不及早治疗,孩子成年后的最终身高可能仅在130厘米左右。因此,如果发现孩子偏矮,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田霞建议,如果孩子患有矮小症,最好在孩子4到12岁之间进行治疗。孩子到了青春期,骨骺逐渐闭合,长高的机会就非常小了。如果在孩子12岁以后开始治疗,距离青春期的时间短,治疗周期短,效果很有限。而4岁之前,孩子年龄太小,生长发育不稳定。

一年四季当中,春季是人体新陈代谢相对较快的季节。因此,对于处在生长期的孩子来说,春季是长高的黄金季。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季节性,长得最快的时候是每年的3至5月。在这3个月中,孩子身高的增长速度是9至11月的2至2.5倍。4月4日,记者采访了许昌市中心医院儿科二病区主任田霞,她提醒,一定要抓住孩子长高的黄金季,为孩子长高助一臂之力。想让孩子长得高,要做到吃好、睡好、巧运动,发现孩子偏矮要及时就诊。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