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把握机遇加快发展

武芳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天下稳。随着“四个一百”专项行动的开展,我市农业企业正在稳步渡过难关,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产业振兴”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只有产业振兴的经济基础好,才能提升乡村吸引力,带动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汇聚,才能让农民看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希望,进而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业企业可以说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车头”。近年来,我市农业企业的壮大为“三农”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牵引力,在加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助农增收、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进入新时代,农业企业的职责和历史使命,在立足农村、发展农业、为农民服务的基础上,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带动小农户增收致富,共享政策红利;大力发展康养、旅游、高科技农业等优质项目,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带动作用。

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农业企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生力军、开拓者和示范者,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农业企业要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潮,发挥资源的集约优势、产业的领军优势、市场的开拓优势,在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带动促进整个乡村产业的振兴。

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主线。农业企业要在促进现代农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促进产品提档升级,推进绿色生产,在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带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投入品登记使用管理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可追溯制度,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要加快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是撬动农业发展、增强农业内生活力最重要的杠杆。与过去相比,农业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不是变少了而是更多了,不是变松了而是更紧迫了。农业企业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合作,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消化吸收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开展集成创新。此外,农业企业要树立品牌化生产经营理念,实施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差异化竞争为导向的品牌战略,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质量奖等,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

此外,市、县各部门要积极帮助农业企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研究和坚决落实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方面的税收减免、设施用地、贷款融资等方面的政策,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发挥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股权和债券等融资渠道作用,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降低融资成本。同时,财政、发改、国土、金融、农业、畜牧、税务、法院等部门要密切协作,用足用活支持农业企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帮助农业企业做大做强。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通过“四个一百”专项行动的开展,我市农业企业必将能在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助力产业扶贫、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许昌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走在前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