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用舌尖奏响 生命的华美乐章

本报记者 付家宝

学习身边榜样 凝聚前行力量 编者按 陈伟起是我市一位脑瘫患者。他凭借顽强的毅力,依靠舌尖抵起下唇“啄”出百万字科幻著作,在科幻世界里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近日,市委书记胡五岳专门作出批示,对陈伟起的事迹给予高度评价。陈伟起自强不息,事迹感人,充满强大正能量。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激励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争做出彩河南人,本报今日推出一组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陈伟起高兴地展示自己的许昌市作家协会会员证。 付家宝 摄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脑瘫患者陈伟起的人生,或许这句话最为贴切。

8个月时被诊断为重度脑瘫,6岁之前因为不会站立一直瘫卧在床,13岁时持续的高烧几乎彻底摧毁了他孱弱的身体,29岁时重症周边神经炎的袭击让他再次饱受病痛折磨……

然而,面对苦难和挫折,陈伟起满怀希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拼搏——10多年间,他用舌尖抵起下唇在键盘上“啄”出了百万字著作,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科普科幻青年之星”称号,作品跻身“科普中国——科普科幻文创项目”优秀作品之列。

“我就是死神麾下的勇士,谁要制造死亡,我就毁灭他的造物。”这是陈伟起在其科幻作品《生命进阶》中写下的语句。“我虽然身体不好,但我也是一个努力‘奔跑’的追梦人。”提起未来,陈伟起说,他会继续在科幻这条路上“奔跑”下去,创造自己最大的价值。

病痛侵蚀着他的身体

但摧不毁他对知识的强烈渴望

故事要从1984年说起。

1984年夏天,30岁的王雪梅本该享受初为人母的喜悦,但因难产缺氧,儿子陈伟起被确诊为重度脑瘫,且康复的可能性极小。

“一下子蒙了,像是掉进了冰窟窿里。”回忆起那段让人绝望的日子,王雪梅湿了眼眶,“虽然我们家并不富裕,但不管今后多么艰辛,我都认了。”

王雪梅给儿子取名“伟起”,希望他能像正常人一样站立、行走,也希望全家的生活能有起色。但一直到6岁,陈伟起每天只能瘫在父母的怀里。

在陈伟起6岁那年,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陈伟起的父亲遭遇车祸去世。看着整日以泪洗面的母亲,敏感的陈伟起感觉到了家里的变故。这一年,陈伟起跟着一岁的弟弟,居然也学会了走路,虽然颤颤巍巍,姿势别扭,但是让王雪梅感到了些许欣慰。

王雪梅发现,陈伟起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头脑灵活。陈伟起8岁时,王雪梅到处求人,终于让他在家门口的一所企业子弟学校上了学。虽然老师不要求陈伟起写作业,但是他严格要求自己,用不灵活的左手攥着笔慢慢地写,因为太用力,经常整个左肩膀的衣服都是湿的。那时,勤奋好学的陈伟起每次都能考进班级前三名,这更坚定了他刻苦求学的决心,也让王雪梅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初一期末考试过后,陈伟起发起了高烧,持续高烧引起的抽搐加重了他的病情,也基本摧垮了他孱弱的身体。新学期开学,渴望读书的陈伟起强忍着病痛来到学校,但他连坐一会儿的力气都没有,坚持几个月后只得无奈辍学。

没有了校园和书桌,每天陪伴陈伟起的是一张床和房顶的天花板。辍学后的三年时间里,陈伟起读了很多文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著作,张海迪、霍金等身残志坚的名人的故事,鼓励着他自强不息。

慢慢地,家中的图书已经不能满足陈伟起对知识的渴求。2001年,陈伟起萌发了买电脑的想法。在那时,电脑还是奢侈品,但为了能让儿子学到更多知识,王雪梅借钱为陈伟起买了电脑。

王雪梅并没有想到,正是自己对陈伟起学习的支持,让陈伟起在今后的日子里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梦想,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把坚强当成一种习惯

他用嘴唇书写不凡人生

生命中,始终有两种力量,一种向上,让你勇敢追梦;一种向下,让你得过且过。在经历了大悲大痛之后,陈伟起明白了一个道理,命运不会为你的痛苦埋单,只有坚强才是唯一的出路,自己不能向命运认输。

利用电脑,陈伟起如饥似渴地阅读更多历史、文学、哲学、逻辑学等方面的书籍。他也渴望在网络上与天南地北的网友交流,渴望能在一些论坛、网站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是,怎么用电脑打字呢?左手的小拇指是他身上最重要的部位,因为打字全靠它,不过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左臂就会僵硬、酸痛。陈伟起又想了很多办法,但用鼻子太短,用下巴不够灵活,用嘴咬着筷子又容易流口水。很快,陈伟起发现,嘴唇比鼻子和下巴更为敏感,能够感觉到每个按键的位置。于是,他开始用舌尖抵着下嘴唇在键盘上打字。长时间保持这样的姿势很累,在打出一串文字后,陈伟起会不自觉地抬起头,长出一口气。

依靠这种打字方法,陈伟起每天在自己感兴趣的网站、论坛与网友进行交流,并尝试着进行文学创作。陈伟起认为,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需要作者拥有丰富的生活经历,自己在这方面是弱项,但在逻辑性和理性思维方面更强一些。于是,他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沿着大脑深处的思维路径构筑着庞大的未知王国。

2003年,陈伟起在某原创文学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生命之战》的文章,被编辑归在了科幻作品类别。受到激励的陈伟起开始一门心思创作科幻作品,并为自己起了“天降龙虾”的笔名。之后,他相继写出了《“仿”问万物》《暗影创世纪》《百口莫辩》等多篇科幻小说,《暗影创世纪》入选“科普中国——科普科幻文创项目”优秀作品之列。

不同于身体的笨拙,陈伟起的想象力恣意驰骋。在他的笔下,故事中的人物或矢志不渝探索宇宙真理,或以坚强的意志跟异域的魔王殊死对抗。

2013年夏天,生活再次给陈伟起沉重的打击,正在科幻世界徜徉的他患上了重症周边神经炎,只能再次躺在床上。麻木的知觉、无力的肢体、难忍的腹胀……对于陈伟起来说,这样的生活真是生不如死。

“天降龙虾,你的连载作品什么时候更新?”“我们打算成立科幻爱好者俱乐部,你愿意加入我们吗?”“之前吃了那么多的苦都挺过来了,你甘心就这样放弃吗”……网友的支持和母亲的鼓励给陈伟起注入了一针清醒剂,强烈的求生欲帮助陈伟起再一次驱走了病魔。2014年秋天,陈伟起终于又能坐着使用电脑了。

文学是他的“拐杖”

他在科幻世界中继续“奔跑”

在陈伟起看来,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机遇,而是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陈伟起积极参加各种科幻类型的征文和评奖活动,并获得了一些奖项。2018年,陈伟起创作的22.5万字的科幻小说《生命进阶》出版了。作品中,他以惊人的想象力为读者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且极具沉浸感的未来图景,一如他波折起伏的人生。

“没想到我们这里出了一位作家,伟起身残志坚,令人敬佩。”“经常见到雪梅推着伟起外出晒太阳,雪梅真是个伟大的母亲,把孩子培养成材。”“伟起身体残疾还能做得这么好,我们这些身体健康的人更要好好努力……”4月18日,在陈伟起家中,提起陈伟起的事迹,街坊邻里纷纷称赞。

面对大家的称赞和关心,陈伟起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惭愧”。“他时常对我说,感觉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要更加刻苦努力,才能不辜负大家对他的关心和期望。”王雪梅说,现在,陈伟起比以前更加刻苦,他坚持每天7时起床,22时休息,除了创作,他还承担起不少网站文章的校对、站内推广以及论坛的管理等任务,有时候忙碌起来,甚至忘记了吃饭。

久坐造成皮肤溃烂,疼痛难忍;趴在键盘上“啄”字,压迫胸部,呼吸困难……虽然身体上的不适让陈伟起感到十分痛苦,但是他依旧十分乐观。他不断地与自己的身体对抗、和解,突破局限,努力去做一个“奔跑”的追梦人。

“我身体残疾,是不幸的。但是,我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做并且得到了这么多人的支持和鼓励,我又是非常幸福的。”提起如今的生活,陈伟起十分激动,他说最令自己高兴的是他已经成为市作协会员,他当作家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我今年可能要出两部书,其中一部是哲学方面的,初稿是30万字。”陈伟起说,除了科幻,他还喜欢中医、哲学等。“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肢体,而是没有生活的希望及目标。如果我们只记挂着自己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谈到今后的打算,陈伟起说,有社会上这么多好心人的支持,他今后的路会越走越宽,他会继续努力,写出更多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