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特殊追梦者 感动亿万人

本报记者 孔刚领

陈伟起用舌尖抵起下嘴唇敲打键盘,进行创作。 孔刚领 摄

今年35岁的陈伟起是我市一名先天性脑瘫患者,6岁丧父,3次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面对先天生理缺陷和病痛折磨,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刻苦学习、坚持创作,用舌尖顶起下唇敲打键盘,多年来创作并发表了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还获得大奖。连日来,我市脑瘫患者陈伟起的事迹经中央、省、市多家媒体报道后,在全国上下引起强烈反响,他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感染着亿万人。

广大读者:

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身困斗室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天降龙虾’(陈伟起的笔名)以惊人的想象力为我们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且极具沉浸感的未来图景。小说对未来生命科技发展进行了可信的推想,对基因技术泛滥的灾难性后果提出了警示。这是一部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科幻佳作。”科幻评论家三丰这样评价陈伟起的科幻小说《生命进阶》。

“如果没有见到陈伟起,我很难将脑瘫患者和科幻作家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他走路尚需要人扶,却努力奔跑,奋力追梦。他用舌尖抵着下嘴唇敲打键盘,也敲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作家赵付森动情地说。

“陈伟起,了不起!面对先天生理缺陷,不自暴自弃,自强不息,从没有向家人、向社会抱怨命运的不公。为了家人,他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向苦难挑战,让困难低头,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入创作的海洋,创造了正常人都不易创造的奇迹。他不仅是生活的强者,还是生命的歌者,更是我们普通人学习的榜样!我们为许昌有这样的强者感到骄傲。”市委宣传部机关干部武鹏亮说。

“陈伟起的事迹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惊诧和震撼,更多的是感动和感叹。陈伟起是‘折翼的天使’,但他用自己隐形的翅膀,穿越了苦海,飞过了绝望,在人生的旅途中,书写了感天动地的绝美华章,可谓‘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市卫健委副调研员毕耀青说。

“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感谢《许昌日报》率先挖掘报道了这个典型人物,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陈伟起用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意志坚持创作,用残缺的身体演绎出完美的人生,谱写了一曲催人奋进、自强不息的时代赞歌。” 我市退休干部殷作洲说。殷作洲还将有关陈伟起的文章和图片重新编辑制作,配上音乐,在微信朋友圈推广。

长葛市残疾人刘先生说:“人生梦想需要汗水和心血的浇灌,命运多舛的陈伟起面对残酷的现实,没有选择自怨自艾,而是用行动释放着生命的力量,用信念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作为一名残疾人,我要学习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热爱生活,创造价值,努力让自己活得精彩、活得有尊严。”

陈伟起没有因为命运的不公而低头,而是像生长于崖缝的青松一样顽强,用自己的行动向命运发起挑战,活出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陈伟起,真了不起”“陈伟起,加油”……广大市民、网友纷纷为陈伟起点赞。市民们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争做出彩河南人。

媒体记者:

向这位出彩河南人致敬

经过记者深入采访,《许昌日报》于1月16日刊发长篇通讯《“折翼天使”的生命逆袭》,首次对陈伟起的感人事迹进行深度报道,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南卫视、北京卫视、《大河报》等多家媒体派出采访团队到陈伟起家中深入采访报道。3月19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播发陈伟起自强不息坚持创作的新闻专题;3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通讯《“用舌尖行走”在科幻世界》,用一个整版报道陈伟起的感人事迹。

“孱弱的身体、不屈的精神、昂扬的斗志。他的人生、他的奋斗让人感到震撼。作为媒体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宣传好这个典型,激励更多的人奋力奔跑、努力追梦。”《经济日报》驻河南记者站站长夏先清说。

“‘趴’在键盘上‘啄’字,压迫胸部,呼吸困难……陈伟起早已和异于常人的身体达成了和解。不自弃、不抱怨的他踏着心中那条通向‘科幻殿堂’的小道,一步一步地前行。陈伟起用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敢于挑战自我,不向命运屈服,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强者。向这位出彩河南人致敬!”新华社记者史林静说。

“面对先天生理缺陷和病痛折磨,陈伟起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刻苦学习、坚持创作,顽强地用舌尖顶起下唇敲打键盘,创作并发表了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大河报记者杜文育说,“陈伟起在不屈、不懈、不畏之中,最终找到了存在的价值,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他堪称新时代的楷模,自强不息的故事感人肺腑。”

“看看陈伟起比比咱,有什么苦来有什么难。”许昌日报社会新闻部主任李建山说,“陈伟起的故事告诉我们,哪怕身有残疾、哪怕境遇困顿,但只要鼓起勇气、不断向前,生命都会绽放出绚烂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

相关部门:助推

“折翼天使”走上更大的舞台

前不久,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陈伟起事迹座谈会,对进一步宣传陈伟起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向全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作出部署。

作为一名一级重度残疾人,陈伟起为我市的残疾人树立了榜样,市残联作为残疾人的组织和“娘家人”,多次到陈伟起家走访慰问,并邀请康复专家帮助他进行康复治疗。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陈伟起的事迹再次证明,残疾人绝不是社会的负担,残疾人也能自强,也能自立,人生照样出彩。”市残联副理事长徐卉说。徐卉表示,市残联要一如既往地关注、关爱陈伟起,帮助其解决在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邀请康复专家对他进行一些康复指导,发放一些必要的辅助器具和康复器材;开展助残志愿活动,让更多的志愿者走近陈伟起,让陈伟起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团市委将在全市共青团员中开展“寻找出彩许昌青年,讲述出彩许昌故事”主题活动。团市委将深入挖掘陈伟起的事迹,发挥他在广大共青团员、青少年中的激励作用。

“陈伟起自强不息、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非常符合这次活动的主题,团市委已经提名他作为‘出彩许昌青年’的候选人。在随后的‘出彩许昌青年’集中宣传工作中,我们会将陈伟起的先进事迹作为重点进行宣传,号召我市广大青少年向陈伟起学习,争做‘出彩许昌青年’,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追求人生梦想,实现人生价值。”团市委组织宣传部部长苗东红表示。

日前,市文联专门到陈伟起家现场办公,决定吸收他为许昌市作协会员。这对陈伟起来说,是圆了他的作家梦,他终于成为一名职业作家。市文联副主席孟蕴慧说:“我们希望伟起进市文联,进市作协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块儿帮助他渡过难关,让我们一起幸福着他的幸福、快乐着他的快乐。我们也希望把他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化成无限美好的精神力量,传播给更多的人,激励更多的青年和文学爱好者。”

4月13日,魏都区委组织部、魏都区灞陵街道办事处有关人员来到陈伟起家中慰问。魏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申健民关切地问候陈伟起,询问他的生活起居和科幻作品创作情况,鼓励他继续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为许昌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走在前列作出更大的贡献。据了解,魏都区已作出向陈伟起学习的决定,号召广大干部群众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残疾人,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倍感温暖,倍感幸福!”陈伟起说,“脑瘫是我的病,却不是我的命。我会坚强地走下去,我会把写作视为一生的使命,在命运许可的范围内,尽力做到最好,看看自己到底能创造出多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