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联会发布的一季度产销数据显示,3月乘用车零售量为174万辆,同比下降12.1%,1月至3月累计零售量为507.8万辆,同比下降10.5%。
如果说2018年是中国车市高速增长戛然而止的元年,那么2019年毫无疑问是重要的转折之年——负增长或将成为一段时间内的常态。众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19年是压力重重的一年,但也是机遇最多的一年。
近年来,自主品牌车企纷纷推出高端品牌,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旗下的高端品牌领克、WEY推出后逐渐受到消费者认可。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自主品牌旗下的高端品牌、高端化车型惊艳亮相,并且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可以说,笔者在上海车展上看到了自主品牌向上突围的决心与信心,面对车市洗牌,自主品牌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奇瑞汽车旗下高端品牌星途首款产品TXL/TX在上海车展上宣布上市,新品牌主攻产品性能,并以“智能化”为标签,此外,领克和WEY也携多款新产品亮相。
自主品牌的高端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广汽传祺GA6的全新换代车型从内到外进行了全面升级,将于今年三季度正式上市;红旗品牌旗下全新B级SUV红旗HS5在上海车展上发布,并将于今年上半年上市。高品质车型、高端品牌的推出也在不断刷新消费者的固有印象。在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趋势下,各大自主品牌顺势而为,通过加强创新研发,正在努力缩小与合资品牌之间的差距。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自主品牌也独辟蹊径,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发力。在上海车展上,东风汽车展出了东风风神AX7燃料电池版;红旗品牌的燃料电池车红旗H5FCEV在本届上海车展上正式亮相;众泰汽车的众泰E200FCV氢燃料电池车也完成了首次亮相;汉腾汽车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首款氢燃料电池车型汉腾FCV实现首秀;上汽大通首款搭载氢燃料电池的乘用车上汽大通MAXUSG20FC可在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下实现启动;爱驰汽车的电动超跑爱驰RG Nathalie采用甲醇氢燃料电池,将于2019年实现量产。
在笔者看来,自主品牌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意义十分明显,它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现了岔路口,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将呈现多元化。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方面起步相对较早,在目前占尽天时地利的大环境下,能否通过新能源技术完成汽车领域的弯道超车,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