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刚领 通讯员 董凡 靳莹莹
在建安区艾庄乡聂庄村,提起赵守业,大家赞不绝口。多年来,解囊济困、捐资修路、助贫扶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充满大爱的企业家和敢于担当的共产党员本色。
1991年,赵守业开办了家庭作坊,生产拖拉机配件,由于质量可靠、价格公道,家庭作坊的经营还不错,收入逐年增长。1999年,家庭作坊改为守业机械加工厂,2013年,又更名为许昌昊瑞机械有限公司。
“手里有了能周转的钱,日子过得比别人强点儿,就想着只要别人有需要,能帮忙我就尽量帮点儿。”赵守业说。十几年来,赵守业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05年,聂庄村村民李红照准备买一台收割机,在夏收、秋收时节赚点钱改善家中条件。李红照多方筹资,却还是缺少4000元钱,于是,他就找到了赵守业。当时,赵守业的机械加工厂正处于转折期,急需资金扩大生产。
看到李红照前来借钱,赵守业二话没说转身回到屋里,从准备购买设备的资金中拿出4000元钱递给李红照,并告诉他:“这钱你拿着用,将来有钱了就还,没钱就算了。”然而,李红照的收割机并没有赚到钱,从赵守业这里借的4000元钱也一直没有还上。
2018年11月,李红照的儿媳妇患了脑瘤,急需用钱。得知这一消息后,赵守业通过水滴筹这一捐款平台,给李红照一家捐了1000元钱。
李红照一家非常感动,儿子李小民专门给赵守业打电话表示感谢。赵守业安慰他:“都是邻里乡亲,不用客气,更何况你家里遇到了困难,我多少能帮点儿,以后有困难还来找我。”
2013年以前,聂庄村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进村主干道是土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群众出行极为不便。
当年9月,聂庄村村委经过商议,决定修路。然而,当时的聂庄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修路资金。后经多方协调,该村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到部分修路资金,但仍然不够。
赵守业知晓这一情况后,不仅带头捐款3万元,并且一次性付清租用主干道两旁土地30年的租金103600元。在赵守业的带领下,聂庄村村民踊跃捐款,短短几天时间,共捐赠修路款27万元。
如今,聂庄村进村主干道长2.5公里,宽4米,路面平坦整洁,连接了艾庄乡大曾庄、小曾庄、赵菜园等4个村子,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路修好后,家住聂庄村村口的赵良伟高兴得直拍手,兴奋地说:“以后不仅出行方便,晚上还能散散步,比起以前真是好太多了!”
聂庄村村民赵景亮,今年46岁,因小儿麻痹身患残疾多年,生活不能自理。赵景亮的弟弟早年离异,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生活困难,无法顾及大哥。
“了解到景亮的情况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想着为他做点儿什么。”赵守业找到村干部说,“以后景亮的护理费用由我承担,这样既为贫困户解难,也为政府分忧。”于是,赵守业为其支付了一年的护理费用5000元。
“2018年12月,俺村成立了‘爱心超市’,守业先后两次拿出1万多元,购买了米、面、油、杯子、毛巾等奖品,为劳动积分高的贫困户分发奖品。”聂庄村党支部书记郑自力介绍。
“吃亏是福,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希望有更多人加入爱心人士行列,让这个社会更加友爱!”面对称赞,赵守业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