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厚重文化

沧桑刘家寨

□本报记者 王增阳 通讯员 张延伟 文/图

老寨墙

一个村落,有着清乾隆年间尉氏人刘致中所建别墅式庄园“刘家寨”遗迹。一个村落,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驻扎地。在禹州市无梁镇高垌村,人们可以在一片稍显破败的遗迹中,探寻百年刘家寨的风雨沧桑。

刘致中所属的刘氏家族为望族,“一门两进士”,刘致中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进士,曾在保定、大名道等地任职。其后代刘鸿恩是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进士,曾任陕西按察使。这个家族一向既重读书仕进,又擅长经营商业,家族字号“七十二茂、八十二盛”遍布中国东部,积累了巨额财富,当时号称“河南首富”。当时尉氏县城一多半的房、地、产业都是他家的,为此人称“刘半县”。

据说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明节前后,刘致中带领手下到禹州北老山坪(具茨山)踏青。他站在山顶向南细看,所见之处东有轩辕黄帝得力干将风后受封之地“风王寨”和明朝尹娘娘出生之地“莲花寨”,西有盘龙岭,中间还有一条卧龙潭,实属宝地。刘致中遂朝山下一指:“这是谁家土地?”因刘家当时在禹州也有许多生意,手下应道:“大人,这儿还没出咱家大门呢!”刘致中遂决定在此建寨。

刘家寨原本有个雅致的名字叫“环山园”。其东西方向各建有二进式四合院两座,共有“二梁起架”的各类房屋50余间,屋内均用木隔扇(类似于屏风)隔开,还建有马棚、粮仓和库房等。寨子东头用砖石垒砌有类似于龙角的建筑,东北角挖有1眼水井,东南角“龙眼”位置建有一座用2米长的条石拼接、铁汁浇缝、呈六角形的莲花池,里面种有莲花,养有金鱼。

东边两座四合院是下人及看寨人的住处,西边两座四合院则是刘致中及其家眷会客和下榻的地方,人称“进士院”。进士院屋脊上装有五脊六兽和钢叉之类饰物,成为官宦门第和普通人家住宅区分的明显标志。

刘家寨四周的寨墙有1米多宽、2米多高,依着地势先用黄土夯实,外面用石头裱砌;东西各建有寨门一座,寨门一侧均设有炮台,炮台上装有比水桶还粗的“榆木喷(土制大炮)”。此地由于藏风聚气、冬暖夏凉,成为刘致中在尉氏县城住宅之外的另一处“别墅”,刘致中经常偕家人来此居住。后来随着朝代更迭,家道中落,刘家后人很少再来刘家寨居住了。

民国初年,各地匪盗猖獗,刘家寨依山就势而建,形状狭长,寨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附近村民一有匪警就到这里躲避。20世纪30年代,刘家寨被国民党旧政权的联保处占用,成为他们搜刮民脂民膏的地盘。

1945年2月,豫西抗日先遣队派出第四支队在无梁、浅井一带活动,建立了密(县)禹(县)新(郑)办事处,并开辟了刘家寨、马沟、扒村3个抗日游击区。当年4月,沈甸之率密禹独立团进入浅井、扒村、麻地川一带活动,并派李浩到无梁一带开展工作。

李浩带人驻扎在刘家寨办公,迅速在周边发展地下党和积极分子30余人。他们以刘家寨为中心发动群众英勇抗击敌伪及土匪等,恢复和发展地下党组织,巩固和建立抗日基层政权,实行减租减息,动员参军参战,发展地方抗日武装等,为巩固红色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政府将刘家寨所有房产充公,作价卖与无房群众。据说有人住进“进士院”后经常生病,认为常人福浅压不住进士官宅,再无人敢在此居住。后来,刘家寨又被改作学校。

1958年,全国上下兴修水利,县、乡决定在刘家寨对面修建水库,环山园成为就地取材的首选对象。除了看寨人居住的3间瓦屋之外,其他房屋被悉数拆除,拆下来的石头用于垒砌水库护坡。这座有着200余年历史的古寨就这样毁于一旦。

如今的刘家寨内,除了保存尚算完整的3间石墙瓦屋之外,土夯的寨墙、若隐若现的莲花池及满地的烂砖碎瓦等,仿佛都在诉说着这座寨子曾经的辉煌。

如今,高垌村成功申报了河南省传统村落,上级拨付专款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刘家寨进行修复。相信不久的将来,刘家寨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